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未获发电许可 光伏项目成“天价摆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光能杂志 发布时间:2013-06-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17日,计署发布了对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广西、宁夏10个省、自治区1139个节能减排项目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发现有42家单位(企业)实施的44个项目未达到预期节能减排效果,涉及专项资金15.87亿元,分别占抽审项目数的3.86%和审计资金量的6.8%;35家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违规管理使用专项资金2.7亿元,占审计资金量的1.16%。
 
  审计主要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已完工节能减排项目,因设计目标不符合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达不到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涉及专项资金15.87亿元。
 
  二是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少数企业和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信息、编造虚假资料等方式违规申请并获得1.41亿元专项资金,违规将1.2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日常办公、企业经营等非节能减排方面支出。
 
  记者发现,全球最大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也“上榜”了。审计署公告称,南京南站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由南京南站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由于并网接入设备未建、未通过并网接入评审等原因,该项目未并网发电,涉及中央财政资金3220万元”。
 
  针对审计指出的问题,江苏省相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指导并推动项目建成后的并网工作,力争尽快发挥项目效益。”
 
  据了解,南京南站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南站12万平方米雨棚屋顶,铺设了3万多块太阳能电池板,系统装机量超过10.67兆瓦,年发电量可达912万千瓦时,工作年限25年,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2000多吨原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多吨。
 
  然而,该项目一期6.98兆瓦设备自2011年5月建成以来至今未投入使用,致使总投资约2.8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成了摆设。
 
  记者从南京供电部门了解到,南京南站光伏项目产生的电力,计划通过电缆接入南站周边已建成的220千伏“南站变”变电站。而且,该光伏项目与供电部门已就并网价格等事项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南站周边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成,导致接入变电站的地下电缆无法沿道路铺设,光伏发电也就无法并入供电部门主网。供电部门表示,对此,相关部门已协商多次,也加快了南站周边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预计很快就会完工。届时供电部门将立即铺设电缆,南京南站光伏设备也会正式投入使用。
 
  而另一家“上榜”的是浙江长兴正泰太阳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此次审计署公布的报告中提到,审计时间为2012年5月至9月。公开的数据显示,该项目由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和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项目总装机4.2兆瓦,总静态投资9376万元,采用18260块正泰太阳能多晶230瓦光伏组件,安装屋顶面积4万多平方米,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425万千瓦时,可持续运行25年以上,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屋顶光伏项目。
 
  除了该项目,辽宁省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江苏昆山中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的中国节能(昆山)循环经济产业基地103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也已通过整改并网发电。其它“上榜”项目也在进行相关的整改工作。
 
  “2.8亿的摆设”的出现证明了两点:一项目筹建初期的规划工作存在漏洞。二相关部门的工作具有拖延性,导致了两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一个“巨额的摆设”。而在这两年中无形损失掉的大量资金成了一笔“糊涂账”。事情的原委不是那么简单,只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抓紧时间、提供工作效率将这个项目运行起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能效。
 
  而要从根源上杜绝此类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在审批、核准、下发资金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尽职尽责,应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时时公开申请名单、资金下发信息、资金利用状况,让媒体、企业、业内人士、消费者参与监督,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体系,避免“监察死角”的出现。
分享到:

关键字:未获 发电 许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