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着力解决“两头薄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2-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国家电网在一些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创建世界一流的基础和条件,”日前,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在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会议透露,今年国家电网将着力解决电网中特高压和配电网“两头薄弱”的问题。
 
  国网将力推7条特高压开工
 
  2011年我国煤电运紧张、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面对煤价攀升、来水减少、灾害频发给电网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国家电网坚持安全第一,把确保大电网安全放在首位,发挥了特高压、跨区电网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电力供给,缓解了华东、华中地区供电紧张局面,保障了26个省份的电力有序供应。
 
  刘振亚说,一批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国家审批工作推进困难,成为制约电网发展的瓶颈,2012年国家电网将集中力量推进特高压前期工作,确保4项特高压交流工程和3项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国家核准并开工。据了解,国家电网重点推进的“四交三直”是指,锡盟—南京、淮南—上海、蒙西—长沙、雅安—皖南特高压交流工程和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哈密西—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
 
  刘振亚还表示,国家电网将力争浙北—福州一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和准东—四川、锡盟—泰州2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在年内获得核准。
 
  回顾2011年,国家电网曾部署完成淮南(皖南)—上海、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蒙西—长沙、靖边—连云港等五项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等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核准工作,但实际进展低于预期,特高压建设缓慢。
 
  尽管如此,刘振亚仍表达了坚定发展特高压的信心和决心。他表示,去年年底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输电扩建工程,即晋东南—湖北荆门工程正式投运已经进一步验证了国家电网具备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技术水平和统调能力。
 
  综合各方消息,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线路或在2012年一季度开始招标;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这些均表明今年的特高压项目建设进展将好于去年。此外,在跨区输电方面,国家电网还将按期完成皖电东送工程、新疆—格尔木750千伏交流工程等项目的施工计划。
 
  智能电网建设将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按照“十二五”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50万、80万和100万辆三种情况,国家电网编制完成“十二五”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分布特征,首先在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地区开展充换电服务网络城际互联示范建设,最终实现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全面互联。
 
  国家电网2012年工作会议透露,国家电网在北京、苏沪杭、青岛等城市已建成一批电动汽车充换电示范工程。新建充换电站156座、充电桩6252个。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建成投运243座充换电站、13283台交流充电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投运充换电设备最多的国家。刘振亚表示:“2012年将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换电服务运营模式,推进重点城市、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
 
  智能变电站将有助于提升作为输电节点变电站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稳定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此,今年国家电网将设计和建设占地少、造价省、效率高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此外,在统筹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国家电网还将加快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配电自动化等项目推广;安装3700万只智能电表,并加快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探索建立电力光纤到户、智能小区商业运营模式。
 
  今年电网投资3097亿  增长2.58% 
 
  国家电网2012年工作会议透露,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电网投资3019亿元;售电30925亿千瓦时,增长13.7%;营业收入16760亿元,增长11.6%;利润总额533亿元,增加83亿元。据国务院国资委此前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电网利润总额450亿元,其中净利润324.4亿元。
 
  刘振亚表示,2012年国家电网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2亿元,其中电网投资3097亿元;实现售电量33700亿千瓦时,增长9%;营业收入19425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620亿元。这意味着2012年电网总投资规划和2011年基本持平,总投资规模增长约2.58%。
 
  除特高压外,国家电网今年还将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包括加快城市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其中,智能配网试点工程建设将于今年进入全面实施期,主要侧重于配电主站、子站和终端及通信系统建设。
 
  分析人士对此认为,随着电网投资的增长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电力设备行业景气有望回升。其中,配网领域投资快速增长较为确定,最具投资前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建设值得期待,但仍需等待关键性事件的出现;智能变电站建设全面开展的概率较大。
分享到:

关键字:国网 着力解决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