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距该公司注资承诺的兑现日期仅剩5个交易日。
两年前的10月18日,作为当年A股最大一单IPO项目的中国水电上市,伴随其发行价估值高低争议而来的,还有其彼时的一则注资承诺。
早在IPO路演过程时,中国水电高管和控股股东便承诺上市后将尽快启动注入大股东旗下优质资产中水顾问集团(下称中水顾)。就注入的时间期限,中国水电其后不断重申彼时提出的“两年内将水电勘测设计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态度。
显然,时至今日,斯时的两年承诺期限已迫在眉睫。
“中国水电上市以来,一直在推进资产注入承诺的实施,且最近确已取得重大突破。”日前,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就技术层面而言,注资前的大部分工作已就位,但或将因外部环境的不可抗因素而延迟。”
“中国水电的注资很难在预期内完成。”一位长期跟踪该公司的券商研究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但仍有较大概率在年内完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大股东而言,此时启动注资最有利。”上述研究人士坦言,“中国水电的股价正处于低价,此刻启动增发收购资产,大股东则将获得更多股份。”但正因为央企的身份及其面临的特殊境况,目前低位徘徊的股价成为注资如期完成的最大障碍。
“为了避免不伤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也为避免背上‘利益输送’、‘国资流失’的‘黑锅’,中国水电选择暂缓注资也是无奈之举。”上述知情人士直言。
增发的苦恼
随着承诺日期的倒数,中国水电注资增发计划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承诺日期的临近,而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环境之下增发条件的不成熟。
“如果非要按照承诺如期完成注资,中国水电完全有能力进行,且也是对大股东存在利好,但这就势必伤害中小股东利益,背上‘利益输送’的罪名。”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但若不如期完成,又恐背负对承诺不负责任的质问。”
按再融资增发定价依据,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发行价将根据其增发公告发布时停牌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而定,若是对资产直接采用换股吸收方式,其增发价即以此定价,若进行融资,则增发价约为20日均价的90%。
10月11日,该股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仅3.12元,公司若此时启动增发注资,则其发行股票吸收资产的定价为3.12元/股,如同时募集现金,那么增发价仅为2.79元/股。
这个价格不仅远低于中国水电IPO时4.5元/股的发行价,还低于其每股净资本每股净资产3.32元。
“中国水电是两市唯一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央企。”上述研究人士感叹道,“如果此时中国水电兑现承诺低价增发,会直接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如果还启动配套融资向战略投资者融资,更涉及‘国资流失’的嫌疑。有关方案获得监管部门通过的几率几乎为零。”
实际上,中国水电破净时间并不长。
“如果增发能在今年6月初之前进行,就不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上述研究人士分析道。
5月31日前,中国水电股价一直在3.32元之上波动。其后股价一路下探,最低跌至2.55元。目前,仍与每股净资产相差近0.2元。
“中国水电也想尽快完成中水顾等资产的注入,但有关资产因涉及国资审批问题,其改制等一系列筹备和审批程序非常复杂,直到今年6月,中水顾有关改制审批文件才获得监管部门的批示通过。”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当政策和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后,股价破净又接踵而至。
“按承诺日期注资,除‘国资流失’的嫌疑,难以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外,注资方案也可能被股东大会否决。”上述研究人士指出。
今年6月末,央企大唐集团的资产注入案例便是前车之鉴,承诺七年后大唐集团启动对桂冠电力(600236,股吧)的注资,但就因增发价过低,有向大股东“利益输送”嫌疑,注资计划在大股东回避投票表决的规定之下,被中小股东投票否决。
年内仍有机会
“中国水电资产注入绝对会兑现,目前有关的安排也在继续进行,可能较预期有短暂延缓。”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年底前仍有机会启动。”
“启动注资有两个指标为底限,一是增发价要超过每股净资产,方案才能获得国资通过,免‘利益输送’;其二,根据公司上市时注资承诺的附属条件‘注入资产将增厚每股收益’,完成股票增发后,摊薄后的每股收益要较目前增加。”上述长期跟踪中国水电的研究人士指出。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国水电增发方案中将有部分配套现金融资计划。
“‘注入资产增厚每股收益’的承诺,意味着必须将部分配套现金融资的股票数卡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又要获得足够配套现金,增发价必须高于某一特定值,目前的价格显然无法实现该承诺。”该研究人士分析认为。
到此,中国水电的股价走势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公司上市时承诺,我们判断下半年中水顾将注入工作将开始启动,预计可增厚每股收益15%左右。”9月初,宏源证券(000562,股吧)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虽然未知中国水电增发方案,但其四季度股价攀高的几率颇大,加上三中全会将在四季度召开,央企在政策面将迎来利好,满足公司注资的‘东风’不会遥远。”上述研究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