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足华北到稳步开拓亚、欧、非、美及大洋洲电力市场;
从总承包发电项目单机容量5万提升到100万千瓦;
从年度签约额8亿元到跨入“百亿俱乐部”;
从总承包合同比重3%跃至80%以上;
……
十年的转型,华北院紧紧抓住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机遇,整合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在打造极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的转型之路上,屡创新高,步伐铿锵。
走出去:企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华北院的国际业务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公司技术、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素质也逐渐与国际规则接轨,各项关键指标都在向国际水平靠拢。”华北院董事长、总经理刘朝安说。
尼日利亚是华北院“走出去”的桥头堡。早在1999年,华北院就承揽了我国电力设计企业首个境外独立承揽的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尼日利亚KDA132千伏输电线路总承包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和积累,创出了“华北院”品牌。自2006年起,华北院陆续在尼日利亚签订了5个输变电总承包合同,合同超过2.4亿美元。目前,华北院以尼日利亚为中心,在非洲开展阵地式经营,与南部非洲电力联盟、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和交流。
除在非洲坚持阵地式经营外,华北院还在白俄罗斯、中东、中亚建立了代表处,稳步开拓亚、欧、美和大洋洲国家的电力市场。在东欧,华北院承担的白俄罗斯明斯克5号热电站工程,是迄今为止中白两国合作建设最大项目。2012年,国际业务全线开花,5月、8月和9月,分别签订白俄罗斯核电输出线路及电力联网和明斯克北方330千伏变电站改造和格鲁吉亚PARAVANI风电场和光伏电站3个EPC项目。
“要进一步提升公司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就必须通过或经历国际市场的挑战、国际业务的励炼、国际文化的熏淘、漂染和洗礼。”刘朝安说,“我们认为国际市场和业务极有可能成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或强劲引擎。”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2013年,按照中国能建国际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华北院加速“走出去”步伐。年初,华北院重组成立国际工程公司,进一步明确国际业务发展战略。2013年4月,华北院成功收购立陶宛国家电网公司超过90%的股权,建立公司中东欧市场业务协同实施平台,加速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工程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目前,华北院正在执行的海外项目共计14项,其中总承包项目4项,海外项目涉及尼日利亚、白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委内瑞拉、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国际业务范围涵盖传统火电、新能源并逐步向非电等各领域全面拓展,创出了华北院的“NCPE”品牌,多次被国际权威杂志ENR评入世界总承包商225强,并被ENR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工程设计企业。
转过来:调结构助推“三驾马车”
“我们在变革勘测设计单一功能、向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方位、多功能服务方向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公司主营业务形成勘察设计、国内总承包、国际业务三大板块,逐渐成为拉动企业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刘朝安介绍道。
在转型之前,华北院是传统的勘察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单一的电力行业勘察设计业务。2002年,华北院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部推进的传统设计企业转型试点改革,大力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积极推进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升级,实现从传统勘测设计企业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的转变。
什么是工程公司?刘朝安以华北院为实例解释道:“工程公司是以为顾客提供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的整体服务为目标,具备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施工管理)、运行服务等全业务链的服务能力,通过组织项目的实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现代企业。”
而华北院把公司愿景定义为:“极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就是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帮助员工提高技术水平、从业能力及合理回报实现员工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服务塑造形象、打造品牌,最终为公司创造价值。
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努力,华北院业务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由单一的勘测设计业务调整为集工程总承包、勘测设计、咨询与项目管理、物流与采购、科技与信息化服务等多种业务并举的工程公司或者说建立了工程公司的雏形,并正朝着围绕工程全寿命周期、全过程服务、专业化基础上多元化大型工程公司方向努力。
改到底:破难题“喜看稻菽千重浪”
工程公司转型,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市场和执行工程项目,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业绩,进而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和公司管理水平,并不断建立、调整、优化适应工程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华北院从行业外投资主体的发电项目入手,开拓国内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业务。多年来,成功签订了同煤热电、首钢曹妃甸、神华宁煤、山西古交、神华五彩湾等一批EPC总承包项目。
“在向工程公司转变的过程中,人是关键,必须彻底改造自己。不然就是有了‘米’也难以‘下好锅’”。华北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毓如是说。
实现从传统勘察设计企业向工程公司的转变,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设计企业员工的固有观念。转型之初,许多员工还停留在传统勘察设计体系上,认为工程总承包技术含量低,工作条件差,不愿意参与。
“在当时,我们中确实有些不同想法,公司通过职代会、组织专题讨论、加大业务板块间人员交流、调整考核激励机制等多种措施,使我们逐渐转变思想观念”。华北院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天助回忆起当时的思想转变经历。如今,工程公司的建设和转型已成为华北院员工自觉、主动的行为。
“国内外总承包业务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以及今后发展的主导业务;但是我们还存在整体功能不完备、能力不突出、市场不稳固三大转型期间的突出问题。”刘朝安说,“就目前工程公司转型的现状分析,我们将全面梳理整合母子公司间、部门间、市场和项目以及相关的勘测设计业务,特别要关注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性、互动性、互赢性,做全做好工程公司的业务链。”
转型十余年来,华北院先后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国内外总承包项目,建设机组40 余台,总承包项目规模跃上100万级大机组台阶。在已经完工的国内外总承包项目中,珠海PDA变电站总承包项目获得国家铜钥匙奖,山西古交电厂二期、迁安综合利用热电厂总承包项目获得国家银钥匙奖,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动力站总承包项目获得国家金钥匙奖,已经完成移交的尼日利亚KDA送变电、ALG输电、MP变电站等总承包项目、白俄罗斯明斯克2号、5号电站项目得到了项目所在国的较高评价。
华北院在变革勘测设计单一功能,向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方位、多功能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再过十年,乃至百年,华北院在创建极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征途上,必将实现更大跨越,结出累累硕果,迎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一片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