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俄或联姻水力发电 2.5亿千瓦成共同奋斗目标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布时间:2013-01-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水力发电的历史可能和电力一样长久,但它却为当今亚洲最艰巨的挑战之一提供了现代化答案。当决策者们努力确保和增加能源供给并减少碳排放时,水力发电成为选项。新政策的出现将使地区国家,尤其是中国,充分利用水电热潮。
 
  水力发电对北京极具吸引力。它清洁,运营和维修成本低,而且相关技术经过长时间检验。与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不同,它对于天气的依赖程度低。因此,中国在水电技术上进行大量投资。本世纪最初十年,中国水力发电量增长3倍,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北京还计划将现有水力发电能力增加一倍。这一政策最引人注目的结果便是三峡大坝项目。
 
  然而,无论北京修建多少座水坝,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仅靠国内资源无法满足。中国政府下决心要求确保新建水坝不会给环境和社区带来负面影响,这进一步加剧人们的担忧。作为替代选择,目光被放到俄罗斯身上。
 
  在水力发电项目上进行国际合作并不新鲜。水力发电量仅次于中国的加拿大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通过水力发电帮助美国满足高峰时期的电力需求。对于亚洲而言,俄罗斯可扮演相同角色。考虑到中国计划在2015年前将水力发电能力提高至250吉瓦,俄罗斯的发电能力意义重大。
 
  尽管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水力发电国,但目前仅实现20%的发电潜力,而邻近中俄边境的河流的利用率更低。推动东部水电产业发展还将拉动这一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迹象表明,两国正在抓住机会。去年,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电量增长26%,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相信在2020年之前,这一数字能够增长20倍。
 
  达到这一水平需要几个步骤。首先,需要大量投资。合作可以满足资本需求,并确保达成长期供应协议,使水电项目顺利开展。其次,我们需找到输电途径。加拿大和美国的合作十分成功,原因在于两国共享一个电网。俄罗斯和中国也需发展类似的跨境电网。
分享到:

关键字:中俄 联姻 水力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