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公用系统技术障碍,确保风电场生产稳定。该公司通过技术攻关,突破了风电场公用系统3个方面的技术障碍。一是提高风功率预测准确性。通过常年气象数据观测、远方计费系统调控和风功率预测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使预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不断提升,为运行操作提供科学参考。二是适应和优化电网环境。组织运行、点检、检修和项目部各专业,针对以“两个细则”为主的电网调控内容进行专项研究,确保各种条件下服从电网调度,精确运行调整,有效争取电量奖励。三是降低生产风险。结合风电场冬季运行特点,对“两票”标准票库进行完善,特别是对涉及林区动火、风雪气候现场检修、风机内巡检等内容专门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生产风险;同时,以防范全场停电、风机倒塔等事故为主要内容,落实各项反事故技术措施。
解决集电线路建设难题,确保实现质量进度目标。该公司已建成集电线路全长255千米,在建线路109千米。由于处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集电线路安全运行和施工问题十分突出。为此,该公司制定专项攻关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可靠运行。一是整理、分析集电线路设备缺陷,研究线路覆冰、导线断股、雷击跳闸等解决方法,编制线路设备治理方案。二是制定和完善设备治理项目招标技术规范并办理项目实施手续共计10余项。三是参加项目评标并签订技术协议。四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技术课题攻关小组,对现场监督施工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进行时时监控,每月该小组根据运行数据和技术分析召开专题研究,整合厂家、项目部等多方力量,解决线路运行难题。五是收集整理项目设备、材料出厂资料,组织线路设备治理交接试验和成果验收,编制竣工报告,及时完成项目转固手续。
加强风机现场设备治理,确保发电利润最大化。该公司将稳定的售电收益作为企业利润的根本支撑,通过攻关活动,对已投产风电场运行状态进行认真研究。在科学分析历史数据、确定技术攻关项目、完善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一是对已投产风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积极与主机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探索与研究风机频发故障、易雷击问题等解决方案,攻克因环境温度低引发的设备故障,解决风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二是组织技术攻关,全力研究和解决风机叶片、变频器故障、骆潮线雷击跳闸、集电线路覆冰断线等重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电量,提高风电场可利用率,努力建设电网友好型和管控达标的本质安全型风电场。三是组织专题论证,加强骆驼沟、坝头、西桥梁二期风机的调试、风机缺陷管理工作,确保点检和运行专业全部掌握风机调试大纲的目的、方法、内容。四是对接收的风机各系统资料进行整理和编制,建立完整的风机设备资料管理体系。五是结合投产运行状况,针对不同风机选型和风场特点,对骆驼沟、坝头、西桥梁二期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突出设备差异化和操作指导性。六是组织点检及维护人员参与全部机组试验,要求厂家提供系统设备特性专题授课等增值服务,确保设备投运后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