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或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3-09-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作者、美国华盛顿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米里·里夫金,在应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的邀请来华参加“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大讲堂”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的。
 
  里夫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根据这个理论,第三次工业革命包含五大支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微型发电厂分散式生产;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能源互联网;将传统的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
 
  近年来,里夫金一直在欧美推广其理论,并且在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据此理论进行了实践探索。他同时是欧盟第三次科技革命长期经济可持续性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欧盟多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及欧洲多国领导人的科技及经济顾问。他告诉记者,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欧洲正在成为现实,仅在德国,就已经对100万栋建筑进行了新能源改造,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里夫金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史上第一次智能基础设施革命,必将带来人类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展。”他分析说,能源互联网将每一件家电、机器,每一个企业、住宅和每一辆交通工具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仅在美国,就有2600万数码智能电表在提供电力使用的实时信息。今后十年,美国和欧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每一座建筑物都将装上智能电表。每件家电,恒温器、电视、洗衣机、电脑等,都会装上与智能电表和能源互联网相连的传感器。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而言,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大挑战是观念上的彻底转变。中国目前仍在探索阶段,正在尝试各种可利用的能源,但路径并不清晰。”里夫金说,中国确实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幸的是,中国是在过去20年间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顶峰时才加入的。现在,如果中国想在新世纪扮演领军角色,就需要加快发展速度,以适应即将来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一些城市,比如上海,看起来很现代,但实际上仍在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略有涉及,这种光鲜仅仅是经过“化妆”后的表面现象。如果单纯依靠化石能源、核能,以及集中供电等技术,就不是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
 
  里夫金表示,未来几年,中国需要对未来经济走向作出重要决定。中国面临着继续长期使用化石能源的巨大诱惑,也具有发展新能源的巨大潜力,何去何从影响着中国及人类的前景。
 
  他举例说,中国的煤电发电量世界第一,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占70%。此外,中国政府最近宣布,中国的可采页岩气储量约是美国的两倍。作为一个人口超13亿、年经济增长率达7.5%的大国,中国被扣上了两顶帽子: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这表明中国目前仍然在走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的老路。
 
  里夫金说,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生产着全世界30%的太阳光电,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但是,中国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几乎全部销往海外。在国内消耗的能源总量中,只有0.5%是非水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想到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这更令人失望。另外,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四分之三是近海风能。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估计,到2030年,风力发电可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的开发才刚刚起步。中国的生物能与地热能储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勘探。中国也有待将海洋潮汐和海浪转化为能源。
 
  他认为,中国正被两股相反的力量牵扯,陷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令人兴奋不已,诱使中国更依赖这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但事实上,中国的煤炭和天然气储量远比不上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就是亚洲的沙特阿拉伯,中国每平方英尺的潜在可再生能源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里夫金指出,中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20多年后的发展情况,中国如果选择过渡到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很可能引领亚洲,乃至全世界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或将 引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