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在滨海新区欧风家园社区见到董强时,他正和工人们对“自家发电站”进行最后安装。毕业于天津大学机电专业的董强38岁,是一家电力公司的技术顾问。“知道我递交并网申请后,两位邻居都很感兴趣,也都递交了申请,并委托我帮他们安装自发电系统。这两天电力公司会把他们的电表接入我们的系统,用于监测稳定性和发电量,随后我们就能发电、卖电了。”
记者看到,三块光伏发电板像凉棚一样架在房顶上,源源不断地吸收光能,转化为410伏至450伏区间的直流电,再经安装在一旁的逆变器转化为220伏交流电。风力发电机如同一个小型风车,随风转动产生的能量也转化为电能。这些电量一部分供家用,用不完的出售给电网。董强告诉记者:“三家设备耗资12.5万元,平均每天发电36度,12年能收回成本。设备的寿命为25年,意味着我们25年都不用买电了。”他说,每用一度清洁电力代替传统火力发电,就能节约0.4公斤标准煤,减少1公斤二氧化碳、0.27公斤碳粉尘排放污染,“能为国家节能减排做点贡献,心里很高兴。”
负责安装这套系统的天津红鹰能源负责人张崇梅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市场不活跃,国内企业生产的光伏发电板基本都用于出口,价格低于成本价,靠国家节能补贴维系。”家用分布式清洁能源并网,今后对老百姓不再是触不可及的事情,也能够繁荣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国家电网滨海电力分公司负责人说,国家鼓励普通居民探索新能源发电,本市23个营业厅都能接受普通用户并网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