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12家宁波市光伏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宁波晚报 发布时间:2013-08-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就在欧洲光伏市场大门即将关闭的前一刻,转机出现。
 
  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得到了欧盟28个成员国的一致支持,该协议将于昨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只要参与签约‘价格承诺’的光伏企业,从8月6日开始,无需缴纳高达47.6%的惩罚性关税。这也意味着欧洲市场保住了,原本从8月6日要关闭的欧洲大门又重新打开了。”宁波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任奉波昨日感叹。
 
  与欧盟签署“价格承诺”的中国光伏企业共有95家。其中,宁波市光伏企业有12家。
 
  光伏企业守住欧洲市场
 
  “‘双反’随时都在挑动着光伏企业的神经。”袁立是宁波一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欧盟对中国光伏相关的调查他历历在目。
 
  “去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两个月后又追加了反补贴调查,今年6月4日公布中欧光伏双反调查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倾销成立,并于6月6日起征收为期2个月、税率为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2个月内达成和解协议,临时反倾销税率将提高到47.6%。”
 
  “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希望来了。”袁立所指的“希望”是7月26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贸易救济调查机关达成价格承诺。这一谈判结果经欧盟28国投票后,于8月2日被欧委会批准。
 
  “与欧盟签署“价格承诺”的中国光伏企业共有95家,其中宁波市光伏企业有12家。宁波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这是大家抱团的结果。”任奉波告诉记者。
 
  根据欧盟的相关法律,为防止人为操控市场价格的行为,中欧双方目前将不会公布最低限价和出口年限额的具体数字。
 
  而据宁波电子行业协会透露的消息,国内企业希望的最低价格是0.5欧元/瓦,最终实际达成并为双方共同确认的价格在0.56欧元/瓦左右,且每年输欧光伏组件总量不得超过7吉瓦。
 
  宁波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12家签署“价格承诺”的宁波企业之一,副总经理王振军作为中欧光伏产品谈判中方价格委员会委员,参与了谈判的相关工作。
 
  “这个价格接近欧洲本地企业的平均价格。与41%的惩罚性关税相比,是一个相当大的妥协和平衡。此次价格承诺的达成,避免了中欧双方走向贸易对抗,是一个相当理想结果。”
 
  “虽是利好但影响有限”
 
  “据我所知,此前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在20吉瓦以上,现在一下只有7个吉瓦了。就像是一个蛋糕,以前是个20英寸的大蛋糕,现在一下就只剩下7英寸了。”袁立告诉记者,让光伏企业感到“忧虑”的是企业能拿到多少配额,“更为关键的是,7个吉瓦的配额如何分。中国目前的产品已超过30吉瓦了。”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欧盟的量就达到了7吉瓦,争取的结果是今年下半年全国的总配额是1.5吉瓦。具体如何分配目前仍在征求企业意见,仍在积极探讨中,配额比将和企业此前的出口额相关联。”市外经贸局机电产品进出口处(公平贸易处)副处长范小君表示。
 
  此外,光伏企业还认为,“价格承诺”中的价格,丢失了此前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优势,袁立表示“此次承诺的价格高于中方最初提出的0.5欧元/瓦,低于欧盟早先提出的0.65欧元/瓦的价格,属于折中方案。这一价格高于此前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组件价格10%-15%左右。目前,欧洲本地产组件光伏成本亦在0.57欧元/瓦左右,韩国、美国等地出口至欧洲的光伏组件平均价格只略高于这一价格。在此价格承诺下,我国出口至欧洲市场的光伏组件竞争力无疑将有一定下降,不过,保住了欧洲市场”。
 
  自今年6月欧盟宣布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之后,A股市场多家光伏企业股价出现连续下跌。受到“和解”利好的刺激,近期A股光伏板块也出现了普遍的上涨行情。宁波唯一的光伏概念股东方日升,近期也一路飙升。
 
  然而,分析师并不看好光伏板块。太平洋证券宁波营业部分析师李金方一直在关注该板块:“实行价格承诺之后,中国光伏产品的售价将提高10%左右,虽然这与征收47.6%的反倾销税相比,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但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力毕竟还是有所削弱;同时,欧洲光伏产业的发展早已接近饱和,欧盟各国逐步削减并取消各种新能源补贴,所以‘价格承诺’对国内企业来说并不构成实质性利好。”
 
  去年9月欧盟对华光伏“双反”启动后,宁波光伏企业纷纷调整策略、分散市场。据宁波海关统计,上半年宁波市出口太阳能电池289.4万个,比去年同期减少59.4%;出口价值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4%;出口平均价格为每个54.8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2.4%。
分享到:

关键字:宁波市 光伏 企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