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江水声不绝于耳,清新的水汽味道扑面而来,山水交错,植被葱郁,向家坝水电站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灵秀、隽永。
这座横跨金沙江两岸的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右岸位于云南省水富,左岸位于四川省宜宾。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5.88万平方公里,占金沙江流域面积的97%。向家坝水库总库容51.6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80米,死水位370米,调节库容9.03亿立方米,可进行不完全年调节,是我国整体规模第三大水电站。
城市名片
站在向家坝左岸的观景平台上,可将向家坝水电站的景观尽收眼底。此时正值丰水期,江水蒸腾着阵阵轻雾犹如幻境。身后山脉连绵如画,眼前薄雾轻曼如纱,向家坝水电站,像一颗珍珠一样镶嵌在城市居民区,为城市平添了灵气。
实际上,很少有水电站,如向家坝一样深入城市。它并不像一个冰冷的工业工程,与城市气息格格不入。相反,向家坝水电站成为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左岸的观景平台,是向家坝水电站的一个开放区域,免费面向百姓,成为当地的旅游景观。在观景平台上,可以看到城市的高楼就在岸边,繁忙的城市节奏,与水电站的工业运作和谐共生,人们在金沙江大桥来来往往,四川的居民,可以在晚饭后去云南遛个弯。这种感觉,实在是平凡又奇妙。
2006年11月,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作为金沙江梯级开发最末一级电站,向家坝的开工建设,意味着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全面提速。它的建成,不光能够解决电力资源问题,更会在防洪、发电、环保、航运、灌溉方面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
2012年11月,向家坝水电站首批两台机组正式发电。向家坝水电站正式蓄水发电后,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带动整个宜宾经济的转型。向家坝,成为了宜宾的一张城市名片。
宜宾作为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其中煤炭资源53亿吨,水能资源716万千瓦,具有开发大型火电与水电建设的显著优势。向家坝水电站便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
向家坝水电站的崛起,有效地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改善了宜宾的投资环境。随着蓄水的开始,拓展了宜宾的水运航道,提升了当地交通运输水平,加快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库区及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刷新了宜宾的社会格局。
2013年5月,宜宾市市委书记王铭晖特别强调要将宜宾建设成“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而要打造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向家坝水电站,便是其中一张不可或缺的牌。
电网助力
而另一张牌,显然是电网的建设。
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这是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向上工程起于四川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8省(直辖市),4次跨越长江。向上工程的建设投运实现了“西电东送”的能源配置需求,实现了四川水电大规模开发和高效送出的需求,实现了宜宾打造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的可能性。
向上工程投运后,将向家坝水电站所发电量送往华东地区,并通过配套网络,在宜宾落地消纳所发电能。更为重要的是,向上工程的建成,使得宜宾电网与四川及全国电网联成一片,改变了宜宾电网与外部电网联系薄弱、通道容量有限的历史,提升了宜宾在四川乃至全国的能源战略地位。2010年夏季,上海世博会期间,向上工程每天输送电力约200万千瓦,迎峰度夏期间高峰送电220万千瓦。
2013年7月18日,四川东送华东电力678万千瓦,全天外送电量2.38亿千瓦时,基本消除了弃水情况。其中向上工程也成为了消纳四川富余水电的主要通道。
向家坝水电站与向上特高压工程,犹如完美的点线结合,在中国能源网格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宜宾乃至四川的水电开发提升了自身的能源战略地位,满足了华东等地的用电需求,四川水电外送电量在2013年再创新高,电力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能源资源配置达到科学、合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