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记者近日从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获悉,作为摘箬山科技示范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能源示范项目已经启动,其中海洋工程浮式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可于今年底上岛运行,这将是我国首次在封闭岛屿中进行多种能源综合应用。
根据规划,摘箬山科技示范岛新能源示范项目总投入达1.2亿元,将对海岛风能、电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进行综合研发。该示范项目包括二期综合保障系统建设、海岛新能源应用示范、海底观测网络海上公共试验场平台、海洋工程浮式平台、海洋生物及水资源利用示范、海洋协同研究与成果展示平台等6个上岛项目,均已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除海洋工程浮式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外,海底观测网络也已组织2次海试。海洋技术交易市场进展方面,上市公司万丰奥特控股集团与浙江大学等正在洽谈相关合作协议。
新能源示范、海上公共试验场、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是摘箬山科技示范岛建设的三大亮点。
围绕海洋技术海上公共试验场的建设,浙大未来将把涉海学科“十一五”成果和“十二五”部分项目集成到该岛,填补我国海上试验场的空白,并努力打造成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试验平台。目前,“海洋技术海上公共试验场”项目已获批,项目经费1000万元。通过定海区科技局和定海区海洋与渔业局,分别向省科技厅和国家海洋局申报的“海洋生态观测装备海上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及“摘箬山岛海岛整治与修复”项目也已获批,项目经费分别为800万元和1328万元。
依托摘箬山岛科技示范岛和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建设,浙江大学将进一步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实验条件建设,针对我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和迫切需求,不断提高研发、工程化试验能力,建设海工装备创新研发试验平台。继“海洋装备试验浙江省工程实验室”获批建设后,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去年底落户摘箬山岛,人才聚拢效应显著。建成后的摘箬山科技示范岛,将向全国涉海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放,并提供相应试验配套服务,成为我省海洋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和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目前,摘箬山科技示范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在占地约24亩的外海实试基地项目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7000平方米的试验大楼,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作为浙大在岛上投入的首个基建项目,外海实试基地将为该校涉海学科提供教学、实习、科学试验场所,同时也将为后续上岛示范项目提供条件支撑。其他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岛上已建成一条自东岙至北岙全长1.8公里的上山道路;10千伏双回路电网改造工程已完成;东岙山塘水库库容已扩建成2.5万立方米,以解决目前用水需求;建设中使用的登陆艇码头已翻修;智能电网项目上岛用的车渡码头以及配套道路方案已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