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所所长汪小琦介绍,就供电系统而言,整个成都市是个大的环网,规划在新区内构成一个小环网,组成“双环网”格局,使每个变电站都有两根供电线;同时,每个变电站都是“双电源”设计,使其电源来自两个不同的高等级变电站,“这样的设计,可以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在电力设施的布点上,也打破了以前均衡布局的方式。“天府新区的产业特征很突出,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产业门类,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同。”汪小琦说,在规划初期,他们对每一种产业的用电需求进行了研究,确定哪些是高负荷区域、哪些是低负荷区域后,合理布局变电站,从空间上来看,变电站分布不均,有的区域稠密,有的区域则稀疏。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市的应用,规划在计算电力负荷的同时,也为未来充电设施的广泛应用做了预留。据了解,规划按照“每个普通停车场都有充电桩、大型公交场站设置充电枢纽”的设计,为每个区域都预留有一定的电力负荷。
与城区现状相比,新区每个变电站的配置更高,4个变电器使新区变电站的规模、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同等大小的区域,新区变电站数量更少,需要的输电通道也更少,土地利用更为集约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