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赛车手迈克尔·克鲁姆(MichaelKrumm)驾驶的“GT-RNISMO”贴着颠簸的路面,飞驰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此时,就连平常总是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记者们也聚精会神,注视着横跨整个舞台上方的大屏幕播放的震撼影像。
“7分8秒679!”当GT-R驶过终点线,屏幕上显示出量贩车在这条赛道上的最快单圈时速后,场内的气氛忽然一变,音乐奏响,汽车伴随着音乐声登上了舞台。
车门被打开,一个身影出现在舞台上。11月20日上午10点30分,日产汽车社长卡洛斯·戈恩就这样在东京车展上闪亮登场。
重量级人物登场
戈恩曾在日产处于破产危机之时使其起死回生,将其打造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企业。作为一位“世界级”经营者,在报纸和杂志的经营者排行榜中,戈恩必然名列前茅。为了不错过戈恩的只言片语,记者们握紧了手中的笔严阵以待,相机的快门声也响个不停。
就在此时,戈恩慢慢开口说道。
“刚才的影像精彩地体现了日产的灵魂与热情。我们在纽博格林赛道打破记录,成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发布自动驾驶汽车的投放时期,把最新的安全性与连通性带给顾客。
“2013年不仅是日产创立80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也是日产的全球销量首次突破500万辆的年份。日产从最初开始,就不断拓展技术的极限,充分发挥充满热情的工程师与设计师拥有的崭新思路,不断让未来变成了现实。”
戈恩在全面宣传革新性的同时还在强调日产的发展。面对观看了之前的凝缩了汽车魅力的影像而兴奋难平的观众,戈恩只用一句简洁有力的话,就抓住了大家的心。一流的口才还是一如既往。
戈恩展示出的世界级领导能力
日产的复活剧在日本工业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复活的起点,是戈恩于1999年10月18日公布的“日产复兴计划”(NRP),当时正是14年前的东京车展开幕的两天以前。
在NRP中,戈恩许下了3个承诺(必须实现的目标)。
“2000财年合并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2002财年合并销售额利润率达到4.5%以上。”
“到2002财年末,使汽车业务的合并实际有息负债减少到7000亿日元以下。”
在1991至1998财年(截至1999年3月)的8年间,日产共出现了7次最终亏损。截至98年3月底,合并有息负债高达2.5万亿日元。
在所有人看来,戈恩提出的目标未免“欠考虑”。但戈恩却宣布,“如果这3个承诺之中有1个没能达成,我就退出管理层”。日本人早已见惯了公开宣布目标却做不到的经营者,看到素昧平生的外国人竟然如此干脆利落,大家虽然惊讶,但也都接受了。
自断退路之后,戈恩着手实施的NRP最大的焦点是采购改革。他把目光对准了长期支撑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拥有坚实的金字塔结构的“系列体制”,掀起了被称作“戈恩冲击”的严酷激烈的改革。
改革虽然一波三折,但戈恩还是取得了超乎大家想像的结果。全年合并利润按原计划在2000财年扭亏为盈,其他承诺也都提前1年实现。
破例提前发布业绩
然而,就连这位传奇的经营者,现在也露出了疲态。
11月1日,日产发布了2013财年上半年(4~9月)的业绩。不仅临时将原定于11月5日的发布时间提前了4天,而且,戈恩还取消了在韩国的新闻发布会,亲自来到了现场。
当天,日产宣布下调2013财年(截至14年3月)的全年预期,并且表示,通过人事和机构改革,长年与戈恩搭档的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将担任副董事长。发布会上,面对媒体接连不断地“拷问”,戈恩表示,“对于预测下调的说明,既不能委托给首席运营官,也不能委托给首席财务官,应该由我来讲”。
1美元兑换76日元。在2011年和2012年,对于日本的出口企业来说,日元汇率高到了破坏级水平,直到2013年,随着汇率回落,各制造业企业的业绩才得以回升。例如,丰田于11月上调了2013财年(截至14年3月)的净利润预期,从过去的1.48万亿日元,上调到了1.67万亿日元。
日产被迫下调业绩的直接原因是在新兴市场国家陷入苦战。在泰国和印尼发展减速、巴西雷亚尔升值等是重要原因。
当然,与宣布“3年内不建新厂”的丰田相比,包括建设新工厂在内,日产正在推进9个生产项目,短期内,设备投资也成了压低利润的重要因素。但是,日产的确也面临着一些源自于内部的问题,例如向俄罗斯供应新车以及在印度构筑销售体制一拖再拖,召回事件等。
不少看法指出,日产汽车之所以被迫下调业绩预期,是因为“战线拖长”。
2011年6月,日产发布了新的中期经营计划“Power88”,计划到2016财年末,使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8%,同时使销售额利润率增至8%。
但是,2010年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利润率分别为5.8%和6.1%,公司内外都有“目标太过激进”的看法。总而言之,“战线拖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制定的计划欠考虑,强行去做会导致失败”。
短期的苦难是戈恩的“宿命”
即便是对于戈恩,这次下调无疑也是情非得已。正因为如此,他才亲自面对媒体的炮轰,第一时间出手。但是,倘若戈恩能遇见到这样的未来,会不会提出保守一些的中期计划?笔者觉得,即便如此,戈恩恐怕还是会提出相同的目标。
戈恩在最近的著作《卡洛斯·戈恩领导能力论》中这样写道:“世界上没有不会失败的组织。达成和达不成目标,是日常业务中的一环。在失败扩大之前发现并快速应对,这才是强大的组织。”
前面已经提到,令戈恩一举成名的是“承诺”。在日产内部,戈恩经常使用“stretch”(伸展)这个词。他会制定让旁人觉得“有些难”的较高的目标,并发起挑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组织和人才将得到强化,最终达成目标。这就是令日产重生并踏上发展轨道的戈恩的经营方式。而短期的苦难,是这种方式的副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宿命”。
戈恩一贯认为;“如果没有阻力,大家都拍手称是,就无法让企业‘伸展’,挑战更高难度的变革。正因为伴随着痛苦,企业的实力才会增长。只要知道目的地在哪里,领导就不能妥协。”
承担责任的戈恩
当然,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营者都要担负业绩的结果责任。因此,戈恩才站出来承认责任、进行说明并提出改善措施。
制定高目标、战胜苦难、打造强大的组织、达成目标——从NRP之时开始,戈恩的经营态度从未改变。为日产种下了令这样严苛的循环周而复始的文化,戈恩拥有这样的骄傲。
日产如今要解答的问题,不是现在业绩为何低迷,而是通过戈恩推动的改革,是否建立起了“强大的组织”。
正因为如此,戈恩才坚定地断言:“达成目标的信念没有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