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数字信息背后,两大集团新签合同超越四分之一的同比涨幅,在国内市场增量放缓的总体趋势下,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佳绩一起出现的,是两大集团在营业收入同比涨幅超过10%的情况下,利润同比涨幅均超过35%,大大超越中央企业平均增长幅度,实现了由传统电建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和新兴市场的快速转型,彰显了改革重组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活力和新机遇。原四大辅业集团经历重组后,均在新集团里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事业部归口管理的企业中,新的骨干龙头已经脱颖而出,实现了快速增长,一大批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亏损企业也埋头苦干,实现了大幅减亏乃至扭亏为盈。
在以市场为引领的战略冲刺中,无论从何处起身,自选择前行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始走向成功。告别彷徨和等待,大幕开启后的奔腾喧嚣震彻肺腑。从上到下,由点到面,新思路带来的新气象,正在从精神层面向物质层面积极转化,加速形成集团化斗志和业绩,捷报纷至沓来,创新突破之风悄然兴起。
此番景象,得益于把市场拓展作为第一要务的理念转变,得益于管理提升对企业内部文化和运作机制的有效融合,得益于国际业务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得益于对非电业务市场的全情投入,得益于创新商业模式和广开战略合作的多元思维,得益于注重营业收入和利润竞相增长的务实态度。
这里面,有决策层的高瞻远瞩、科学布局,有执行层的深入贯彻、因地制宜,有设计师的优化突破、锐意创新,有泥瓦匠的精雕细琢、别具匠心。最终的功臣,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广大电力建设者。尽管我们会有身处险境的忐忑不安,会有身心疲惫的壮志未酬,会有身在他乡的儿女情长,因为我们是人,是普通人。但是与生俱来的市场打磨和环境锤炼,已经赋予了我们抓住一线曙光的本能,当辅业变主业的闸门洞开,奋斗的铁流势不可挡,发展的力量绽放光芒。
是时候了,穿越喝彩去思考未来之路。没时间怀念国内传统市场的黄金岁月了,放大产业链一体化效应,推进总承包业务成长,拓宽投融资合作渠道,向跨领域、跨国别市场同步“走出去”等新课题正在出现。如何把控国际业务的多重风险?如何构建新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团队?如何将多种资源集于一身?新的征程,就是讲问题转化为答案的孜孜以求。好在,我们永远都不是从零开始,因为有这样一种乐于奉献与成功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