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五大电企“淘金”新能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香港财华社消息,大唐集团子公司大唐新能源于12月2日路演,12月7日招股,17日在港挂牌上市。大唐新能源招股价将介乎2.33至3.18元,拟发行21.4亿股股份,集资49.86亿至68.05亿元。另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华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华能新能源于11月29日启动路演,于12月6日招股,16日在港挂牌上市,集资额为15亿美元,约99亿元,招股价暂定为每股2.98元至3.98元,拟发售24.86亿股。
 
  大唐华能“较劲”
 
  大唐新能源原计划12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而之前由于韩朝边境炮战致亚洲股市动荡,故大唐、华能均推迟IPO。香港市场消息指大唐新能源已引入6名基础投资者,涉资2.5亿美元,包括已入股华能新能源的国家电网斥5000万美元、利福国际执董刘銮鸿斥2000万美元,及龙源电力、长江电力、中铝公司及鞍钢集团。
 
  大唐新能源是全国仅次于龙源电力的第二大风电企业,成立于2009年,目前装机容量达到265万千瓦,营业利润也突破1亿元,并拥有中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早前在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夺得滨海项目。
 
  大唐保荐人摩通报告预测 2010年及 2011年纯利将达 4.12亿及 9.84亿元,营业额则增加至 22.7亿及 40.93亿元。至于20 09年纯利及营业额,则分别约为 2.48亿及 14.28亿元,较 08年度上升 77.14%及 66.05%。
 
  华能新能源为华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其招股日距大唐新能源招股日仅差一天,业内人士称由于业态相似,两方互相观望定价及市场反应,暗中较劲。内部人士称,“华能新能源曾有意向在10月底上市,但后来大唐新能源确认赴港上市,遂放缓步伐。”其拟发售24.86亿股中,国际配售占95%,公开发售占5%,约47.96%用作扩建风场、22.48%用於海外收购,余下用作还债及一般营运资金。该股获国家电网、淡马锡及中银投资任基础投资者,当中国家电网将认购6000万美元,淡马锡认购5000万美元,而中银投资认购3000万美元。
 
  华能新能源截至2008年、2009年止全年纯利分别为5320万元、2.644亿元,而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纯利2.915亿元。据保荐人大摩报告指,由风力发电量倍增带动2010年及 2011年纯利将达 5.11亿元及 14.32亿元,2010年及 2011年营业额约 18.3亿及 42.02亿元。
 
  据高盛预测,华能新能源明年有可能获母公司注资,令规模及盈利倍增,明年或能获注入22个营运中及10个在建项目,纯利将至14.52亿元。相较于大唐明年盈利9.84亿元,因华能启动注资计划,明年盈利有可能较大唐高。
 
  华能新能源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金4.515亿元,主要以风电开发建设为主,同时兼顾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2009年底,投产发电的风电场容量达到197万千瓦,筹备及在建的风场有15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末,公司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2015年实现投产规模1500万千瓦。 
 
  “五大”电企新能源上市“淘金”`
 
  近日由于煤价上涨致五大电企资产负债率偏高,为缓解火电亏损导致的资金紧张,“五大”纷纷力推新能源子公司上市融资。
 
  其他三家也表现积极,华电新能源也有意今年实现上市,中电投则将新能源业务陆续打包到旗下香港的上市公司,同时尝到龙源电力上市甜头的国电集团,有意拆分下属烟台龙源公司到深圳创业板上市。
 
  2009年12月10日,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凭借风电概念,筹资171.36亿港元,当选去年全球第八大IPO。该公司2010上半年财报显示,由于其降低风电设备采购成本10%,加大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为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安排,其允许工业化国家投资发展中国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以获取排放额度)开发力度,另外平均上网电价稳定,该公司实现风电平均上网电价565元/兆瓦时,火电平均上网电价422元/兆瓦时,上半年其实现经营收入62.44亿元,除税前利润14.74亿元,,基本每股盈利0.1141元,归属股东净利润8.52亿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分析,虽然海外投资者看好风电市场前景,但因并网发电和价格市场化未解决,新能源产业规划和政策还在陆续出台,市场培植期约3-5年,因此预计短期盈利表现并不十分乐观。东兴证券研究院分析师王玉泉却看好“五大”新能源上市前景,他认为阻碍风电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并网有望得以解决,同时由于有国家的电价补贴,风电业务的盈利能力有良好的预期。
分享到:

关键字:五大 电企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