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建基站?
据专家介绍,目前手机信号不好已成为很多居民小区“老大难”问题。目前城市内楼宇密集,信号衰减严重,加之用户多、信号量需求大,现有南京的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意味着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有时要站到窗边或是阳台上,否则可能会没信号。为解决上述问题,运营商根据居民通信需求实际情况,通过专业规划布点,开展基站规划与建设。
但一方面是市民对网络信号差的改善诉求,希望运营商能够提升网络信号覆盖强度,另一方面却同时呈现市民抵触、甚至抵制运营商建设基站,这使得通信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处在公众既有需要又反对建设的两难局面。
基站辐射,仅相当于一台电视。
对普通大众来说,移动通信技术是相对比较陌生的。而对于移动通信知识了解太少,正是基站辐射恐惧产生的根源。再加上国内外媒体有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以致在民众中引起了一些莫名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电磁辐射中,但只有电磁辐射超过一定的频率和功率造成“电磁污染”,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通信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电信运营商会把无线电通信发射基站安装在离地面15―50米的建筑物或发射塔上。这些基站的发射功率一般都在25瓦以下,基站天线传递信号基本是呈扇形分布,一般而言,天线正对的地方,辐射值相对较大,其他地方相对较小。但基站产生的辐射值会随着距离的扩大而快速衰减。至于小区楼顶上建设的基站,专家介绍说,由于它所处的位置较高,与人群间的防护距离基本上都在30米以外,人们所受的辐射是很小的。对于处在基站正下方的顶层居民来说,实际上受到的辐射反而最小。根据多年的检测结果,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评达标率在97%以上,公众没有必要对通信基站过于恐慌。专家甚至表示,小区居民们能够受到的基站辐射,远比身边的手机、电视机和收音机更低。因此完全不必担心。
基站越多,辐射越少。
很多人以为,基站建得越多辐射就越大,这样的观点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恰恰相反,在移动通信中每个基站都是有一定的覆盖范围,基站越多表明基站覆盖的范围越小,其发射的电磁波功率就越小,相应的安全保护距离也相应变小,因此,基站辐射就越小。过去由于通信基站较少,运营商们采用的是大区制的通信基站,这样发射的功率就比较大。而如今随着基站数量的越来越多,运营商采用小区制的基站,所需发射功率较少。
在进一步增加通信基站的同时,如今的运营商也更加注重环境影响,每一个新设的基站都经过严格的审核,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确保不影响市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