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短短两个月来,欧盟企业对我光伏企业发起的第二次贸易诉讼。9月6日,欧盟刚刚宣布就反倾销申诉立案调查。
根据规定,欧盟将在45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发起调查,欧盟委员会可在九个月内加征临时关税。分析人士认为,从欧盟的程序看,反倾销与反补贴可以分开进行调查,之前企业已经预料到会有反补贴,而最终立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针对EU ProSun的指控,部分国内企业进行了坚决否认。英利绿色能源法务总监陈卓表示,英利从未收到过任何非法的政府补贴。“EU ProSun此时打出反补贴牌,应该另有深意,那就是通过此举让公众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在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去申请市场经济地位。”陈卓对本报称。
阿特斯方面相关负责人也指出,“Solar World提出的银行低息或无息贷款是无中生有,不符合事实。中国的银行投资向来是非常谨慎的,在对我们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后,才进行决策。”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亦不认同这一指控,“中国大部分涉外光伏企业很多都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它们都要以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和通常账目的规范来处理这些帐务,所以他们的融资和成本结转是完全透明的。”曾少军称,“另外以市场利率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融资来支持运营,不管是亚洲的还是西方的,有些是私募的借贷也是公开融资,所以我们认为欧盟对企业的指控有点子虚乌有。”
曾少军进一步表示,希望欧方能与中方积极协商,通过双方充分的沟通解决贸易争端。“如果沟通充分,基于双边政治经济的考虑,我们最希望的结果就是原告方能够撤诉,这个对大家都有好处。”曾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