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浙江能源集团投560亿元推动电力建设项目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切实加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振兴提升实体经济"指示的体现,也是浙能集团进一步深化"大能源战略",抓住机遇做强做大的重要抓手。”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亚辉说。
 
    不久前,浙能集团成立了由童亚辉任组长,集团副总经理范小宁、柯吉欣任副组长的“十二五”重大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浙能涉及省内以及新疆、宁夏等省区的一系列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摘掉"全国最缺电省份"帽子”
 
   “"十二五"期间,浙江要摘掉"全国最缺电省份"帽子。”这是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今年6月29日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表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部署浙江省“十二五”电力建设工作。
 
    在会上,浙江省政府与包括浙能集团在内的10个项目责任单位签订了“十二五”重大电力项目建设工作责任书。浙能集团作为项目单位代表,由童亚辉作了表态发言。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浙能集团总投资达560亿元的电力建设项目已经排定,其中大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舟山六横岛的浙江舟山煤电一体化项目实地采访。该项目包括浙能煤炭中转码头和浙能六横电厂,其中煤炭中转码头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储存能力达310万吨,已于2009年6月正式开港投产,是全国最大的企业自备煤炭码头,也是华东最大的煤炭储备、配煤及中转码头;浙能六横电厂规划建设4×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其中动态总投资约78.9亿元的一期工程2×100万千瓦机组已于2011年5月动工。
 
    据介绍,浙能六横电厂是全国首个离岸海岛大型燃煤电厂,也被称为“海上坑口电厂”——利用深水港优势将运抵浙江的煤炭就地转化成电力资源后输入浙江电网。和远离煤矿的内陆电厂相比,六横电厂无疑具有更加明显的经济技术优势。
 
    浙能集团工程部主任秦刚华告诉记者,六横电厂是浙能集团继嘉兴电厂三期之后的第二个百万机组项目。按照优化设计,机组供电煤耗可控制在每千瓦时279.7克,达到国内同类机组领先水平。
 
    另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浙能集团还将建成装机容量为2×100万千瓦的台州第二电厂、装机容量均为 2×66万千瓦的温州电厂四期和安徽凤台电厂二期,凤台电厂的电力将通过“皖电东送”增加输浙电力供应。
 
    根据浙江省政府要求,2011年下半年以来,浙能集团在杭州、宁波、湖州、衢州等地启动了一批天然气热电联产抢建项目,这批机组主要在用电高峰时发挥调节平衡作用,加强全省供电保障能力。
 
    此外,根据省政府关于“"十二五"省外要新增输浙电力1000万千瓦”的要求,浙能集团还将在宁夏、新疆等“西电东送”的电源基地投资建设一批大型电厂,所发电力将全部通过特高压线路输往浙江。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对浙能集团在宁夏项目签约作出批示:“浙能集团做得很好,既支持了宁夏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又可实现自身发展。”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作出批示:“在资源富集的西部省份建设火电项目和煤制天然气项目,既能有效解决我省能源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又有利于我省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又支援了西部开发,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希望浙能集团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与西部省份产业合作的力度,为助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副省长陈加元、毛光烈也对浙能集团拓展新疆、宁夏等省外投资项目开发建设作出指示,指出新疆浙能能源项目是国企大力参与对口支援、实现互补共赢的典型,要加强宁夏—浙江电源基地的合作,争取达到规模容量。
 
    “抢”字当头不忘“又好又快”
 
    今年7月3日,浙能集团组织召开了集团系统“十二五”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会议,记者到会采访。这次会议在与省政府签订的电力项目基础上,将责任项目延伸到了天然气管线、煤炭码头等工程。
 
    副总经理柯吉欣代表浙能集团与11家项目业主单位,包括4个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4个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13个天然气管线项目和1个煤炭码头项目,共计22个重大项目签订了项目建设责任书。
 
    记者了解到,到“十二五”期末,浙能集团将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新增天然气管道近1000公里、新增煤炭码头吞吐能力3000万吨……
 
    作为重大的能源基础设施,众多大项目“大干快上”如何确保质量和安全。这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浙能集团上下深入思考和一再强调的要点——必须“抢时间”、必须“依法合规”、必须“树立全局观念”,这是浙能集团董事长吴国潮对重大项目建设的要求。
 
    总经理童亚辉也表示,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实干精神与科学合理相结合,工作规范与管理创新相结合,进度、安全、质量与投资相结合,苦练内功与借用外力相结合。
 
    今年6月底,被列入浙江省政府保供电抢建行动计划一类项目的萧山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率先发电。按照常规进度,9F级燃机工程首台机组从主厂房浇筑第一方混凝土到建成投产一般需18—19个月的时间,而按照省政府要求,留给萧山电厂的建设工期只有13个月左右。
 
    为了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抢建任务,萧山电厂提出“抢时间、抢进度,不抢安全、不抢质量、不抢程序”的抢建原则,倒排时间进度,改变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终于如期完成并安全投入运行。
 
    毛光烈在视察萧山电厂新建机组时高兴地说:“浙能集团在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上作出了示范、带了好头,为全省电力抢建行动起了良好的开端。”
 
    迎来有效投资热潮
 
    今年7月19日,总投资56.55亿元的甬台温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在浙江省临海市举行开工仪式。在随后举行的项目推进座谈会上,毛光烈强调,该项目不仅关系到能源保障、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浙江建设,还具有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扩大有效投资”成为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继3月29日召开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建设推进大会之后,5月28日至29日,浙江省推进工业有效投资工作现场交流会在杭州市萧山区举行;8月23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大会在杭州举行。
 
    在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孙景淼看来,加大实体经济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要抓好六横电厂等在建重大能源项目,完善浙江能源保障网。
 
   “浙能集团装机容量从2001年成立之初的300余万千瓦到现在突破2200万千瓦,不仅是"量"的跨越式发展,还是装备技术、管理水平、运营质量的不断突破和飞跃。这也充分说明浙能集团在深化"大能源战略"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的重大项目建设任务,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做强做大。”浙能集团战略研究与法律事务部主任夏晶寒这样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浙江 能源 集团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