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西藏全面建成多种能源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旧西藏,能源利用率低,能源严重匮乏,只有一座供少数上层贵族使用、断断续续发电的125千瓦的小电站。和平解放以来,我区电力发展迅速,随着一大批新能源项目的相继建立,我区把发展清洁能源作为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模式正逐步确立,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2011年底,全区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16万千瓦,电力人口覆盖率达85.6%。
 
    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
 
    据水能资料普查显示,我区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达1.1亿千瓦/时。1955年3月9日,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为我区拨专款建设电站,1958年拉萨建成660千瓦的夺底沟水电站,从此揭开了我区现代化电力工业的序幕。
 
    60多年来,国家累计投资上百亿元,在全区各地(市)、县建成了一批中小骨干电站及农村小水电站。据统计,1959年至2008年,我区发电量年均增长16.8%。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电力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建成了羊湖电站、直孔电站、雪卡电站、藏木电站等一大批大型骨干电站,地热电站羊八井电站、朗久电站相继建成,填补了国内地热开发领域的空白。
 
    加速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
 
    据测算,我区太阳能资源量位居全国之首,很多地区年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年辐射量在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区农村能源建设就以推广太阳能利用为主,解决了部分农牧民的用电问题。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光伏企业的进入,使得光伏电站项目逐渐增多。
 
    到了2010年,我区太阳能利用方式又有了新变化——大型光伏电站开始建设。迄今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了7个项目,装机容量共10万千瓦。其中,装机1万千瓦的日喀则光伏电站已投运。
 
    一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5亿多元,在我区53个县实施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使12.2万户、61万人用上了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我区新增74万农牧民用上了电,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0.3%。
 
    水电光伏光热能源全面发展
 
    2010年7月29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电力天路”的大型输变电工程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开工。作为连接青海、西藏的一条能源大动脉,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首次实现西北(青海)电网和西藏电网的互联,将结束西藏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
 
    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地广人稀,水能资源丰富,发展农村水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经组织编制完成了《西藏自治区2011—2020年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该项目实施后将解决无电人口69396人,解决缺电人口25792人,增加生产生活用电量2630万千瓦时。已向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3项,计划投资0.116亿元。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区将以水电为主,油气和新能源互补,形成稳定、清洁、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源体系。“十二五”时期,计划满足区内需求的水电电力装机和建设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到2015年电力人口覆盖率达到95%。建立国家级太阳能利用研究与示范基地,探索小型太阳能发电和大型太阳能电站建设模式,力争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装机达到16万千瓦。
分享到:

关键字:西藏 全面 建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