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恩县观音坪水电站厂坝公路

相关报道:湖北宣恩引进10亿建水电项目 3年无实质性进展
中新网武汉1月15日电,湖北宣恩县引进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水电项目,目前面临停建,由此引发系列后续问题待解决。
华电宣恩“人去楼空”
2009年8月,华电集团湖北分公司与湖北宣恩县政府签订协议,开发白水河流域水电项目。根据协议,项目拟装机12.5万千瓦,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
其中,观音坪水电站为白水河干流梯级开发二级,工程以发电为主,装机容量2.6万千瓦。根据协议,观音坪力争2009年动工建设。其工期为3年。
2009年12月,湖北华电宣恩水电有限公司成立,负责观音坪等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并签订了白水河流域水电工程总承包合同。
然而,3年过去了,白水河梯级开发的首座电站观音坪电站主体工程尚未动工,通往电站的道路等铺助工程也未完成。“连电站的影子都看不到!”担任项目协调的宣恩县人大党组成员龚光平说。据龚称,3年来,观音坪电站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约3000余万元,投资方实际支出近8000万元。
2012年7月,华电宣恩公司向政府提出工程缓建。2012年8月,宣恩公司致函宣恩县政府:“鉴于观音坪水电站项目开发条件变化等原因,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有关会议精神,观音坪水电站工程停止建设。”对此,龚光平指出,“华电宣恩公司突然停建,我们很不理解,可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决定。”
记者近日前往位于宣恩县珠山镇民族路1号的湖北华电宣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地点,发现已“人去楼空”。该公司负责人丁存波称不在当地。
多重因素下的选择与退出
按正常条件,宣恩观音坪水电站应在2009年开建,基本上在2012年应该投产。华电宣恩公司在该项目上进展为何不顺利,从而导致最终退出?
据华电集团湖北分公司总会计师于涛介绍,2009年或以前,国家鼓励中小水电发展。当时,华电湖北公司希望以宣恩白水河流域为切入,整合恩施州水电开发。
从全部火电到尝试开发水电,华电湖北公司的电源结构调整尝试显然并不顺利。于涛介绍称,2009年核算观音坪电站静态投资1.6亿元人民币,动态投资1.8亿元。后来,由于物价、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已经造成一些工程项目不能顺利推进。华电集团重新对该项目进行梳理,工程投资概算已增至2.0577亿元。
于涛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但是项目尚有可行性,也不至于还不了本、付不了息。但在此后过程中,由于合同价格、对外招投标等因素,施工单位表示会产生亏损。2012年3、4月份,华电对观音坪项目概算进行了再次梳理,工程投资超过2.8亿元,比此前预算高出70%。
据华电经济研究院测算,即使该项目在各种费用非常节约情况下,每年仍然要造成1700万元的亏损,而且静现金流是负数,更谈不上还本、付息。
此外,央企按转方式、调结构要求,华电也在转变观念,从规模思维向价值思维转变,更追求资产质量,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引出系列后续问题
负责观音坪水电站协调的宣恩县水能资源开发办副主任田代国介绍说,白水河流域封库后的移民比其同等水平的村民发展落后了近10年。当初为了支持项目建设,当地政府做工作让库区农民搬出去,停止耕种和其他建设。而现在,华电停建后,他们又要做工作,让搬出去的农民再搬回库区。
2012年11月份开始,部分移民要求政府就电站停建给说法。宣恩县沙道沟镇党委副书记周国茂说,一大堆的善后问题十分尴尬,也十分棘手。
据当地政府称,白水河流域封库后,整个项目涉及2000多移民、受影响的有1万人。位于库区的药铺村二组村民汪洋对记者说,封库后,当地政府规定不许建房和房屋整修等,一家13口人挤在100来平方米的木屋里,房屋已经成危房也不敢修建。村里的年轻人到了婚嫁年龄,结婚也无法迁入户口。
已经搬迁的库区村民谭辉政说,2009年,华电宣恩公司对药铺村400多户村民进行了移民调查,落实了人口、土地、房屋面积等,核实登记并张榜公布,补偿按三峡库区移民标准兑现给该村村民。同时,政府让每户村民办一张银行卡以便发放移民费用,并承诺3年内补偿费用将全部到位。
谭辉政称,他家3口人已搬至宣恩县城暂住打工谋生,2个老人留守家中。家里没有任何发展,现在电站不建了,移民费用也没有了消息。谭辉政还介绍说,由于封库,土地基本上没有耕种也没得到治理,药铺村二组三分之一的良田被每年汛期的洪水冲走,土地流失严重。
截至2012年11月,华电宣恩公司已向当地一家银行贷款4500万元。记者调阅双方签订的一份借款合同(编号为42010120108000475)发现,借款人因“二级观音坪水电站”项目建设申请借款。该合同借款担保方式为:“建设期采用信用方式,经营期内采用建成的本项目固定资产抵押及电费收费权质押。”
据该银行负责华电项目贷款的法人开户贷款部主任黄万游介绍,华电宣恩公司给政府等相关部门下发停建通知时,该银行并不知情。目前,银行也多次电话联系华电湖北公司,他们已不接电话,到华电湖北公司也拒不接待。不过,华电湖北公司有关人士对此予以否认,认为这种说法有悖实情。
“该补偿的已到位”
华电湖北分公司有关人士认为,观音坪电站的移民问题已解决,真正涉及到的后续问题是后三级电站问题,以及银行的4500万元贷款。
于涛介绍,观音坪水电站涉及移民近200人,共补偿682万元,已全部到位。对于当地政府所说的涉及移民2000多人,他指出,这是后三级电站涉及问题。
他表示,后三级电站开发只是华电宣恩公司的一个规划,但当地政府可能动迁了部分移民。站在华电角度来说,非常感谢政府,因为他们把工作做在了前面。但他也指出,后三级电站的移民工作失去了基础,因为项目没有核准、环保等很多文件也没有拿到,也未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且动迁移民时也并未知会华电。
据称,后三级电站移民2000人,涉及补偿资金2到3亿元。对此,于涛认为电站建设成本过高,移民补偿资金占项目投资一半,这也是项目不可行的因素之一。
田代国介绍,搬出去的移民分布在恩施州各个县市,因工程停建,移民们大部分必须搬回来,他们的山林和土地没有被征用,只能回到原地继续生活。
于涛说,华电公司曾与当地政府沟通过,要求协助处理后续问题。他认为,“后三级电站问题,确实存在农民对政府不满意,但说不上对宣恩公司不满意。”
他介绍,在暂缓工程建设时,华电宣恩公司的确分两次在银行共提款500万元。他解释说,这是为了“积极做工作”。
于涛认为,银行与华电签订合同视为等同了解情况,不存在对银行隐瞒项目进度情况。同时,银行也应该承担风险。
他表示,已和该银行省级分行相关人士进行过沟通。他建议,华电公司与银行方面进行债务重整,“这种方式比较可行”。
按规定办理后续工作
华电湖北宣恩项目将何去何从?对此,于涛称,对项目的后续工作,宣恩公司将按照集团决策规定办理。对项目的损失,现在还没有确认。
据介绍称,据华电湖北公司初步调查,未发现宣恩公司存在贪腐问题。
另外,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多考虑如何扶持企业,帮助企业开展该项目的后续工作,做好移民的安抚工作。
于涛表示,华电宣恩公司将对项目开展过程进行自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