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并网政策出台 光伏企业“拨云见日”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海峡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12-11-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过去一年里,因为欧美等国的“双反”制裁导致出口市场丧失大半,转战内销又因“并网难”而进展缓慢,国内光伏产业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就在行业四面楚歌之时,政策终于吹来了“暖风”。
 
  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1日起,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享受全程免费的并网服务,并可自发自用、余量上网,且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电价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多年来一直饱受“并网难”困扰而难以打开内需市场的光伏行业来说,新政策可谓极大利好,给深陷泥潭的光伏行业带来了阳光。

 
      并网难长期困扰企业
 
  此前,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的主要市场在欧美,但近两年来,在遭遇欧美国家的“双反”制裁后陷入困境,于是企业加快开发国内市场。据了解,目前国内光伏市场的开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建设光伏发电站,二是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在企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即“屋顶发电”。
 
  “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后,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为企业供电,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企业密集,"屋顶发电"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泉州市豪华光电董事长林文须表示。
 
  尽管前途光明,但由于种种原因,光伏企业的内销之路并不顺利。
 
  业内人士表示,一是国内光伏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对它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不高,市场开拓受阻,二是只有拿到“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等国家计划内项目的企业才能建造光伏发电项目,由于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许多企业无法进场。此外,国内光伏发电项目主要依赖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资金补助,未形成长效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并网问题未能解决,这成为阻碍光伏内销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政策突破并网瓶颈
 
  据了解,本次光伏发电并网政策明确了分布式光伏的政策适用范围,能涵盖所有的屋顶和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此外,分布式发电企业还能享受几项优惠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并网免费”和“富余电力回购”。《意见》指出,电网企业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此外,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以及接入公共电网的接网工程全部由电网企业投资。
 
  “按产能6兆瓦的项目计算,节省下来的费用可达到100多万元,这使得光伏并网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林文须表示。
 
  而在富余电力回购方面,《意见》指出,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允许富余电力上网,电网企业按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力,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业内人士表示,该政策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盈利模式从前靠政府补贴,现在可直接卖电给国家电网,为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次的光伏并网政策有很多实质内容,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救市的决心。”林文须表示,现在各级政府都很支持光伏企业拓展内销市场。“10月31日,福建省电力公司专门召开专题会传达精神,各部门也主动联系光伏企业帮忙解决并网中的各种难题,特别是南安市地税局,今年在我们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让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
 
  泉企积极开拓内需
 
  为了在刚被“解冻”的内销市场上分杯羹,近日泉州多家光伏企业正抓紧申报新增的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加快进军内销市场的脚步。
 
  据了解,泉州光伏企业主要申报两个大类项目:一是分布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二是2012年“金太阳”工程二期项目。
 
  “这两个项目我们都有申报,按计划,我们打算在南安光电基地和滨江基地集中建设一个装机量为6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同时,在南安建设一个12兆瓦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这个项目属于"金太阳"二期工程。”林文须表示,目前企业这两个项目都已提交了申报材料,正等待审批通过。
 
  无独有偶,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近日也积极参与了“金太阳”二期工程项目的申报,以往,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及销售上,除了将产品卖给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建造商,也开拓了多元化的海外销售市场。
 
  “国家扶持光伏企业转战内销市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这次出台的光伏并网政策为企业转内销营造了很好的环境,我们也想借机拓展国内光伏发电市场。通过开发工程渠道直接让公司产品终端化。”公司董事长许新湖表示。
 
  据了解,此次阳光大地在金太阳二期工程项目的申报中,主要将项目定位于南安水暖卫浴企业聚集的园区,项目总装机量约为30MW,如果审核通过,阳光大地将为企业安装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分享到:

关键字:并网 政策 出台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