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余投百亿造照明之都 前景未必光明

作者: 来源:中关村在线 发布时间:2012-09-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江西省新余提出要打造中国户外照明之都的计划,“要通过三五年的积极培育,努力使户外照明产业成为与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关联互动、齐头并进的又一个千亿产业。”该产业项目位于新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7500亩,7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分为营销中心(总部基地)、家居产品交易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制造基地等板块,总投资额100亿元以上。计划在五年内,全市户外照明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实现税收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销售平台年销售额达到700亿元。

    ● 盲目上马会否成第二个赛维

    然而,照明行业目前发展前景理论上虽然一片光明,但现实中却处处是暗礁。我国照明行业自1999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有企业1万多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营销渠道不畅、品牌建设滞后、产品创新不足、竞争力下降等问题,遭遇发展的“天花板”。尤其是在新兴的LED照明产业中,核心技术被外企垄断、民用市场开启不顺,盲目投资致使行业乱象丛生等,存在诸多致命问题。

    具体到户外照明领域,除商用外,市政工程是最大最主要的市场,因此也导致这一领域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那么,新余户外照明企业未来在市场竞争中是否会占有优势呢?

    户外照明之都前景未必光明

    另外,与珠三角以及长三角传统照明强势地区的企业竞争除去在工人工资标准、厂房租赁价格和用电价格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外,在其他方面如技术创新、区位、管理、产业链成熟度等各个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

    那么,在一个行业发展前景并不明朗,自身优势并不明晰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一腔热血就盲目上马投资百亿、占地千亩的项目,是否合适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同在新余的赛维太阳能光伏,这一曾经风光一时,如今负债60多亿美元濒临破产的企业。中国户外照明之都项目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赛维,这着实让人担忧。

    ● 地方经济究竟应该靠什么谋发展

    某一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是由区位、市场、资源、科技、发展历史、政策等等诸多综合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依人的意志在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

    新余“中国户外照明之都”产业项目是否在其上列举项中都具有绝对优势呢,显然不是,反而有一股“造都”的味道。造都往往是一系列政府行为的组合,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行政的而非经济的手段,以廉价出售土地和资源获取相应资金来打造城市品牌。事实已经证明,这样的城市品牌通常不具有显著的吸引力,而且会损害地区形象,致使城市陷入“恶性累积因果循环”中。

    另一方面,入驻企业的动机也存疑,是看中了新余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式,还是盯上了诱人的政策支持呢?也许,新余市政府在其自身优势的分析中给出了答案,其毫无忌讳的直言将提供有力的政策牵引:“我市是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国家给予几十亿元的专项财政政策支持,户外照明企业为受益范围。凡落户我市的企业,都可以申报项目;只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都能获得相应的中央财政资金补助。”也就是说,企业在新余的投资也许大部分都能回收,甚至盈利。

    更为刺眼的是一个数字:7500亩土地,7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有10个故宫那么大。即便打造“中国户外照明之都”是英明之策、明智之举,那么是否有必要必须征用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呢?会不会存在圈地、占地用于他用的可能?而对于失地的农民补偿是否到位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存在诸多疑问,甚至暗含着经济的、社会的危机。

    所以,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新余,甚至中国的面前:单纯依靠大投资已经不再是振兴经济的良策,是该到了认真思考究竟靠什么来发展经济的时候了。

 

分享到:

关键字:新余 储能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