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项目圆满申请“路条”
10月8日,记者从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了解到,国家能源局日前同意西北电网11项750千伏电网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标志着“十二五”期间西北电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本次获得“路条”的11项750千伏项目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区,为加快“十二五”期间西北750千伏电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些项目包括连接陕西、甘肃的第二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青藏联网重要组成部分的750千伏格尔木变电站扩建工程,连接新疆天山南北的750千伏伊宁—库车—巴音郭楞、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输变电工程。初步估算,11个项目建成投资约需要335亿元。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苏耀国介绍说,“路条”是加快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上述项目取得“路条”,标志着西北750千伏主网架规划的所有项目申请“路条”工作圆满结束。这些项目尽快建成,将有效提升750千伏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今年以来,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积极实施西北电网“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坚强智能送端电网发展战略,努力在电网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加快完善750千伏主网架、外送通道和新疆与西北联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电网企业与政府、发电企业联动的前期工作协调机制,制订前期工作里程碑计划,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做精、做细项目前期各环节工作,按照“早安排、早布置、多储备”的原则,统筹推进项目快流转、早核准。
据了解,本次国家能源局还同时同意西北电网21项330千伏电网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5年摘掉缺电帽子
已具备大规模外送能力
10月7日,随着设在甘肃750千伏敦煌变的总指挥部调度1号令的下达,标志着国家电网新疆与西北联网工程系统调试正式开始。
此次系统调试共涉及7座750千伏变电站;750千伏线路12条,长度3534公里;主变29台(相),容量1080万千伏安;750千伏高压电抗器28组,70台(相),容量804万千伏安;高抗、断路器52台、126组隔离开关及大量的低容抵抗设备等。截止10月8日17时,750千伏河西、酒泉、敦煌三所变电站及750千伏武河I、II线及泉河I线成功带电,相关测试工作正按计划顺利开展。
随着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成,在实现西北电网与新疆电网联网、结束新疆电网孤网运行的同时,西北电网的主干网架将由330千伏提高到750千伏,实现输变电能力大幅升级。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对西北电网积极实施“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电网发展新突破,突出加快完善750千伏主网架、外送通道和新疆与西北联网工程建设。实现了主网架从330千伏到750千伏的跨越,电网总体规模实现翻番;与2005年底相比,火电装机增加4088万千瓦,水电装机增加975万千瓦,风电装机增加704万千瓦;到今年年底,西北电力外送总规模将达到971万千瓦,多通道、多方向、多落点电力外送格局逐步形成。西北电网发展战略实现重大提升。
“十一五”期间,西北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预计完成投资810亿元,其中750千伏工程预计完成投资518亿元。随着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全网将建成750千伏“21站50线”,变电容量424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7781公里,初步建成覆盖五省区的西北750千伏统一电网。
“十二五”电网规模将翻番
外送规模为当前十多倍
西北电网的快速发展有力引导和带动了西北地区电源发展。“十一五”以来,黄河上游水电,哈密、准东、宁东火电和酒泉风电等大型电源基地加快开发,到年底,西北全网累计新增装机将达到5812万千瓦,年均增幅11%。到今年底,预计全网装机将达到9320万千瓦。与2005年底相比,火电装机增加4088万千瓦,水电装机增加975万千瓦,风电装机增加704万千瓦。6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装机比重不断增大。目前,全网60万以上机组累计装机1372万千瓦,占全网总装机7376万千瓦的18.6%。
从2005年开始,西北电网不仅摘掉了“缺电”的帽子,而且具备了大规模外送的能力。目前,西北电网初步形成了“点对网”、“网对网”、“背靠背”、交直流混合运行,多通道、多方向、多落点、多输电方式、多电源类型的电力大规模外送格局。到2010年年底,西北外送通道容量可达611万千瓦,是2005年外送能力的8倍多,送电目标地区是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外送电量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据苏耀国向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西北750千伏电网规模将达到“46站148线”,变电容量1259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超过21000公里,线路规模和变电规模都将在“十一五”计划基础上实现翻番。到“十二五”末,西北电网网对网外送规模将达到5281万千瓦,是当前外送规模的1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