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提升技术促消纳 国电推西部光伏产业发展

作者: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2-09-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服务风电、太阳能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供电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国家电网公司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我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大背景下,西部高原的太阳能并网情况如何?国家电网公司在服务新能源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让我们走近西部,感受青海、甘肃两省光伏产业的发展。

  甘肃:河西走廊的光伏产业样本

  发展光伏产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甘肃一直是新能源发展领头羊,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在酒泉建设正酣,光伏发电紧随其后,在河西戈壁再掀高潮。8月中旬,甘肃光伏电站并网容量达到24万千瓦,单站最大容量达到5万千瓦。今年1~8月光伏总发电量达到1.9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30%。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更多企业参与到甘肃光伏产业的赛跑中。仅正泰一家今年拿到路条的光伏项目就有4个,装机容量30万千瓦。目前发改委发放“路条”和开展前期工作的光伏电站近500万千瓦,这些电站将在今后2~3年内并网发电。

  光伏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大规模光伏电站也将对甘肃电网产生重大影响。

  提升技术,促进新能源消纳

  迅猛发展的光伏产业,在甘肃电网并网装机容量的占比逐年增长,和风电一样逐渐成为影响电网稳定的因素。甘肃省电力公司一位专家表示:光伏发电和风电一样,自然特性非常明显,且光伏电站的随机性和偶然因素更难预测,在装机规模较小的时候对电网的冲击不大,但当装机达到一定规模时,电网调峰和送出压力很大。

  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的电网企业,面对迅猛发展的光伏产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并网光伏电站管理力度,充分挖掘现有电网潜力,实现厂网和谐共赢。

  针对甘肃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甘肃省电力公司根据统筹规划、合理送出、就地消纳的原则,坚持“先开展整体送出方案、再开展单体项目接入”的工作程序,协调新能源接网的管控。7月13日,金昌市百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送出方案通过审查,该项目由13家业主开发建设,是甘肃省目前装机最大的光伏项目群。

  今年以来,甘肃省电力公司开展光伏电站涉网专项检查,促进整改,严把入网关。4月份组织对已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及其升压站进行了涉网专项检查,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同时修订《光伏电站调度管理规定》,对电站并网运行进行进一步规范;组织开展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能力、电能质量、功率控制能力、无功补偿装置检测工作。上传光伏电站远东信息和气象信息,研发光伏功率预测系统和有功智能控制系统,努力实现光伏电站的“可控、可测(预测)、可观(监测)”。

  推进特高压建设,服务新能源并网

  在甘肃光伏产业的竞速中,民营企业浙江正泰集团拔得头筹。据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公司西部项目开发部总经理胡远东介绍,正泰集团已经有两个光伏电站并网,总装机达到9万千瓦,分别是装机4万千瓦的金塔光伏电站和装机5万千瓦的敦煌光伏电站。

  正泰集团已经成为甘肃光伏电站装机最大的企业。该公司在酒泉投资2亿元,建设生产车间,具备年生产15万千瓦光伏组件能力。

  8月3日,装机5万千瓦的敦煌正泰光伏电站并网,8月10日,装机4万千瓦的金塔正泰光伏电站并网。胡远东告诉记者,8月份敦煌电站最高日发电量达33万千瓦时,金塔电站最高日发电量28万千瓦时。供电企业助力,正泰集团更加坚定了加快后续项目建设的信心。

  而甘肃电网的调度人员却表示了担忧,他们对大量后续建设的光伏电站并网外送感到压力很大。输送能力问题、调峰调频问题、系统稳定问题和电力电量消纳问题,成为阻碍包括光伏在内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上述四点难题通俗地讲就是:甘肃及其周边省份负荷有限,电力消纳能力不足是新能源必须外送的先天基础;新能源的不可预测性、瞬时性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火电调峰保证电网稳定是内在技术要求。

  为此,甘肃省电力公司正在加快750千伏新疆—西北联网第二通道、兰天宝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不断扩大外送规模;开展“863”项目《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等课题研究,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并网提供保障。

  青海:打造最大光伏产业集群

  世界光伏产业史的奇迹

  素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如今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界瞩目的焦点。

  “光伏产业已成为青海省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青海省发改委能源局局长于小明表示,近年来,青海省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光伏产业发展思路,集中连片开发、分期建设,依托青海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众多新能源企业,产业发展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2011年5月,青海省宣布将以1.15元/千瓦时的价格补贴在年底前建成的光伏电站。为大规模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赢得了先机。

  几个月过去了,青海创造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2011年,青海省共有43个光伏发电项目得到政府核准,柴达木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大规模开工建设,这一数字是2010年全国光伏装机容量的2倍以上。

  支撑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在参加2011青海光伏产业研讨会时表示,青海省正在成为国家推动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试验场”和“大研究基地”。而国家电网在进一步解决并网、消纳等关键技术问题上,为光伏产业发展赢得了空间。

  青海省电力公司从服务地方低碳发展、推动国内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确保青海省光伏电站顺利并网及并网后西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加快推进配套电网建设,为光伏电站配套工程设计、验收投运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7月5日,柴达木光伏电站群最为重要的配套电网工程、青海电网首座330千伏聚明变电站开工,短短5个月,青海省电力公司就完成了变电站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在建光伏电站的上网需求。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说,该工程对有效发挥青海光伏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青海电网结构,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能源体系,加速开发新能源,支撑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快速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同时,青海省电力公司还承建并圆满完成了黄河水电集团格尔木200兆瓦光伏电站110千伏临时送出工程和330千伏送出工程,完成多项线路、变电站间隔改造任务,连续创造了青海电力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

  2011年12月31日,青海省柴达木地区43座光伏电站103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成功接入青海电网。青海柴达木光伏电站群建设一举创造了“世界上太阳能光伏装机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群、世界上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光伏发电安装量、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伏并网系统工程、世界范围内首个实现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多项世界之最。

  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徐福顺指出,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成功接入青海电网,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缓解青海电网缺电状况,为青海省“十二五”期间实现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动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和青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打造世界最大光伏发电基地

  7月18日,青海省发改委向国电电力青海新能源、黄河上游水电集团等企业发放了总量为百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建设路条,这些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这是青海在2011年实现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规模并网发电基础上又一个大动作,为青海打造“世界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青海电网在消纳光伏电站集中上网中遇到了光伏电站发展速度快、远离负荷中心等许多难题。对青海电网带来了新的考验。青海光伏新能源集中上网只有依靠全国大电网建设,通过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采取远距离输送、与常规能源互配,才能实现并网消纳,发挥最大效益。”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宏志表示。

  截至8月27日,青海电网依托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消纳了青海近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所发电量,青海光伏发电已发挥出积极的绿色效益。

  眼下,青海省电力公司正加快建设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建设,推进“一横三纵”75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同时做好电网规划,积极引导电站的布局和建设时序;优化电力调度,强化对电站的并网监测和运行管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支撑光伏等新能源的集中大规模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国电 光伏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