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鄂尔多斯建设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8-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示范区于2009年3月成立,按照“一区两园”规划布局,即位于杭锦旗锡尼镇的新兴产业园区和位于杭锦旗巴拉贡镇、伊和乌素苏木境内的发电园区。新兴产业园区以新能源、新光源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发电园区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空气压缩储能等多种新能源发电为主导产业,规划装机容量1107万千瓦。
 
  示范区是全市唯一以新能源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以“建设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百亿元新兴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光源产业。园区成立以来,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加快项目集聚”为重点,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共引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天然气液化等5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7.5亿元。
 
  截至目前,园区已开工道路管网实际投入6千万元,项目所需配套使用的双电源工程已列入自治区项目规划,园区现已建成日处理13.5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项目,正在建设总规模为日处理350万立方米3个天然气液化项目。
 
  下一步,园区将按照“培育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的思路,充分挖掘已引进企业项目的产业链效应,分环节、分步骤形成链条式、组团式发展趋势。依托晶、lLED、LNG三大产业链条,集中打造三个集群区,逐步细化上中下游产业链,紧盯行业内龙头,对有代表性的产业地区及企业进行主动、持续招商引资工作。通过项目的引进,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使龙头企业由单一企业转变为产业集群,带动和推进园区发展;二是摆脱传统资源配置优惠政策依赖,制定新的产业发展政策。从土地、电价、税收、项目配套、管理服务等方面统一研究出台招商优惠政策,吸引项目落地;三是要强化招商方式。组织专职人员招商团队,利用市里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招商平台,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领域。
 
  同时,园区还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全面提高园区的综合配套能力和项目承载能力,实现道路管网、给排水和强弱电等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套。具体工作中,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工程。从长远发展考虑,在供水方面,采取引黄输水工程,实现从黄河独贵塔拉段引水,经锦泰工业园区到新能源产业示范区,解决工业用水问题。在供电方面,彻底整合电力线路,尽快建成22万伏双电源点。在市政方面,充分考虑园区和锡尼镇的配套问题,特别是在规划生活区和产业区衔接、给排水与污水处理衔接上,为园区的发展留足空间、保障配套。
 
  此外,在促进项目落地方面,今年重点抓好中盛光电晶硅产业链首期400兆瓦铸锭切片项目、新圣天然气二期日处理26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等16项在建项目推进工作,力争中盛光电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鄂尔多斯市第一太阳能30兆瓦碲化镉薄膜发电项目、大唐新能源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大唐国际10兆瓦光伏电站等5个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全力协助新圣天然气日处理20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项目、富强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国电二期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大唐新能源50兆瓦槽式热发电国家示范项目、强茂能源首期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锋威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国电50兆瓦光伏电站等17个拟建项目完成审批,积极促成韩国晓星集团1,4-丁二醇项目、跟踪-聚光光伏系统项目、美国第一太阳能二期300兆瓦碲化镉薄膜光伏电站及电池生产线制造3个意向项目签约落地。
 
  力争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上游制造产业凸显,中游发电产业达到“双百万”规模(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0万千瓦),下游应用产品及炭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努力形成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新能源组合为一体的发电基地和新能源、新光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从设备研发、制造到应用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
分享到:

关键字:鄂尔多斯 建设 百万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