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风光互补:湖南加强风能、太阳能综合利用

作者: 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08-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永州冷水滩驱车至零陵,全长15公里的永州大道上,1652杆风光互补路灯分四列整齐排列,宛如长龙,随地势起伏,蔚为壮观。
与普通路灯不同,这些路灯完全依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无污染,零排放。路灯顶端的“风扇”,在微风中积蓄能量;“风扇”下方的太阳能板,在晴天吸收阳光。夜晚,璀璨的灯光护送着行人车辆来来往往。
 
    据制造商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永州大道上的风光互补路灯,10年可节约用电1809万度,节约标准煤61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03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43吨,减少灰尘、炉灰、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4920吨。
 
    数字是单调的,却描绘着色彩缤纷的未来!
 
    风光互补路灯,是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的“代表作”。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风生水起,风能、太阳能的小型化综合应用,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为节能减排助力加油。
 
    另辟蹊径: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
 
    4月末的湖南,春潮涌动。
 
    省委、省政府《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在万众期待中如春风拂来。《纲要》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技术研发和综合利用。”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常规能源储备呈现不足,大力发展和应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在国际上,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我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要提升1%。
 
    要解决能源瓶颈、实现对国际社会的节能减排承诺,必须大力开发与利用新能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基于以上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近几年出台了大量政策,促进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其关键是要最大化地应用风能、太阳能。
 
    但目前,在风能、太阳能利用方面,国家政策导向尚以强调其产业的相关部件制造为主。在应用方面,以发展大型风电、大型光伏电站为主。大型电站建设用地需求大,多位于远离用电负荷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工业基础薄弱、电网支撑体系较差的地区,所发电力无法就地消纳;远距离输送又面临并网技术、长途损耗等短时期内无法破解的难题。
 
    这些瓶颈的存在,使我国的风能和太阳能产业,面临看上去发展得蓬蓬勃勃、实际应用规模极小的尴尬局面。
 
    作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湖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是缓解国家能源压力的责任之举,也是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
 
    然而,尴尬的是,湖南的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湖南身处内陆,属于低风能地区,梅雨季节较长,在发展大型风电、大型光伏电站方面难以发力。
 
    如何采用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最大化利用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成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课题。
 
    寻求突破,必须另辟蹊径。“在发展大型风电、大型光伏电站面临重重困境的情况下,只有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才能使风能和太阳能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国民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科恒源负责人表示。
 
    风光互补:低风速地区的“破冰”之钥
 
    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是指中小型风机分布式发电和光伏分布式发电的综合应用。系统集合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通过智能控制等技术,成为独立可再生供电系统,实现对负载供电。
 
    目前发展较快且应用前景较广的是风光互补离网储能供电系统。该系统通过风能、太阳能的综合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单独使用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受季节和天气等因素制约的问题,使得风、光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上形成了很强的互补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高科技企业,中科恒源一直专注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产品的开发制造,如零电费、零排放的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
 
    2006年,中科恒源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共同研发了微风发电技术,解决了微风不能发电的难题。
 
    传统的风力发电机通常在风速达到3米每秒时才能启动,3.5米每秒~4米每秒时才能发电,无法应用于占国土面积四分之三的低风速区。而微风启动技术由于大大降低了机械摩擦阻力,使电机的启动风速降到1.5米/秒以下,发电风速降到2米/秒,且在同等风速下比同型号风力发电机增加发电输出功率20%。
 
    1.5米/秒的电机启动风速,破除了风电领域的技术“天花板”,也破除了湖南风能资源不足的坚冰!
 
    据中科恒源负责人介绍,采用这一项技术,我国80%以上低风速地区的风能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与开发。这项成果荣获第3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中国第16届发明博览会金奖,被评为“世界十大绿色能源发明”之首。
 
    从海南三亚,到甘肃金昌,从黄河湿地,到云南昆明……我们看到,中科恒源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路灯、景观灯、监控、道路指示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风光互补新能源,正描画出更多靓丽的风景。
 
    由于传统风电、光电产品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高,太阳能和风能一直被认为是新能源中的“贵族”,让人难以亲近。于是有人可能要问,既然风光互补新能源适用性这样强、又节能环保,那么成本该怎样算?
 
    中科恒源负责人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以中科恒源在湖北武汉光谷建设的一条路为例,以一公里40杆路灯计算,常规供电路灯,包括灯体材料、电缆铺设、配电设备和土建安装,大约需要100.4万元;风光互补路灯,可省去电缆铺设和配电设备安装,总造价108.6万元。一次性投入,风光互补路灯略高。
 
    但若以10年投资期计算,常规路灯维修及电费高达60多万元,风光互补路灯则省去了这两项费用。两者相比,后者节约60多万元。
 
    从经济角度考虑,后者替代前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2010年,全国路灯耗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相当于三峡水力发电站的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是2011年全国风力发电总量(501亿千瓦时)的2倍。如能实现全国路灯的新能源改造,实现全网“零耗电”,则相当于每年新建一个三峡水电站。
 
    除替代传统路灯外,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还将催生出全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监控、提水灌溉,到交通、市政建设领域,再到通信、气象环保领域,若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实现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至2020年,至少可带来1.8万亿的市场空间。
 
    算了经济账,再算一笔生态账。
 
   一杆风光互补路灯,一年可节约用电1000度(千瓦时)以上。按火电折算,一年节约标准煤400公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0公斤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0公斤以上,减少灰尘、炉灰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270公斤以上。
 
    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在全国范围大力推行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供电方式,综合测算各领域应用前景,保守估计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达60GW,年发电量可达6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达2200万吨标准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万吨,节能减排效应十分明显。
 
    两笔账一算,个中高下,已见分晓。
 
    困局求变: 亟盼同等待遇与政策支持
 
    2011年春,湖南郴州市4093户偏远地区的无电户,终于告别了无电的日子,点上了白炽灯,看上了大彩电。
 
    这一切得益于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这一工程,是国家为推动太阳能小型化应用而实施的产业扶持政策。郴州市政府联合中科恒源向国家申请“郴州偏远无电用户地区太阳能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示范工程”,并纳入了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
 
    然而,与这些无电户的喜悦相比,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现在还高兴不起来,它所面临的,是一种孤立无援的尴尬。
 
    当前,我国在风能、太阳能应用方面,仍大多以发展大型风电、大型光伏电站为主,同时,由于国家特许审批制度的存在,大多数风电站、光伏电站建设为极少数国有大型发电集团所掌握,导致行业竞争度小、行业发展欠活力,总体呈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分布不均衡、竞争无序化,且相关产业配套程度不高、集中度差、产品应用面不广等情况。
 
    各方对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导致在现行政策条件和市场规则下,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无法与大型风电、光伏并网电站建设一样,得到同等的待遇和政策支持。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吴建平等许多全国人大代表纷纷提交建议,呼吁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
 
    这些建议提出,切实提升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二五”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并开辟独立篇章,予以全面审视和支持。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出台具体支持政策,明确计量标准 、补贴标准和方式,建议中央财政将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纳入补贴范畴,将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中太阳能板、风机、蓄电池、逆变器等关键部件同等享受“金太阳”补贴。
 
    在审批方面,改变现有的特许审批制。根据项目大小,由中央授权,进行分级管理,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年度预算,决定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项目的建设,政府成为建设主体,全民参与分享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项目带来的便利。同时发挥政府采购职能,大力推广符合要求的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供电系统互补路灯、农村道路太阳能路灯等。
 
    人大代表们还呼吁,要尽快理顺投资主体与管理主体的关系,改变二者之间的脱节现状;由政府主导制订行业标准,提高投资方和管理方在推动使用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供电系统方面的积极性,促使新能源产业发生质的飞跃,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有“零碳馆”之称的伦敦馆备受世人瞩目。在这所“中国目前唯一零排放的房子”里,中科恒源占据着一席之地,其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技术为零排放提供了可能。
 
    世博会代表着未来,也代表着人们“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以风光互补发电技术为代表的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是否能真正广泛运用到生活中,让人们美梦成真?
 
    我们期盼着,这样的无限“风光”早日到来。
 
分享到:

关键字:风光 互补 湖南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