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西藏在建最大水电站建设工地见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9-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拉萨驱车300多公里,翻越雪花纷飞的海拔5000多米的布当拉山,历时10个小时后,记者来到了西藏在建的最大水电站藏木水电站建设工地。4台缆机正在高山峡谷中“空中作业”,这是记者一进入工地就看到的场景。
 
    “目前,工程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我们4000名建设者力争把藏木水电站建成为国优工程,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头戴白色安全帽的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藏木水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小联说。
 
    藏木水电站位于西藏中部山南地区加查县境内,是目前西藏在建的最大水电站,也是西藏“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整个工程投资约85亿元。电站由6台8.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达51万千瓦。
 
    虽然已临近中秋、国庆双节,但工地上仍一片忙碌。一辆辆载满混凝土的翻斗车行驶在工地大坝的水泥路上,在峡谷两侧通过缆绳缓慢移动的是重达20多吨的缆机。当缆机抵达公路边上,翻斗车将混凝土倾泻在缆机的金属斗笠中……
 
    “这是在西藏首次使用缆机,有了这样的设备,不用修建很多塔机、栈道和栈桥了,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也保护了西藏的江河。”李小联说。
 
    在藏木水电站的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机械化作业成为工程建设的最大“亮点”。据李小联介绍,目前,整个藏木水电站有300多台车辆、4台缆机、4台塔机和4台门机,这样的规模堪称“西藏水电建设之最”。
 
    “过去,西藏很多工程到了冬季都要停工,藏木水电站采用机械化作业和创新技术,整个工程实现了全年不停工的目标。”李小联说,到冬季,藏木水电站建设工地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5摄氏度,他们便采用石粉替代粉煤灰、堆石混凝土应用、混凝土温控防裂等创新技术和措施,同时采用特种抗低温材料,填补了西藏冬季工程建设的历史空白。
 
    “我们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但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藏木水电站建好,造福西藏各族群众。”藏木水电站高级工程师陈洪林说。
 
    陈洪林是青海省格尔木人,1990年毕业于葛洲坝水电学院。身高近两米的他,在工地上格外显眼,而浑厚沙哑的声音背后,是他多年水电建设的艰辛历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陈洪林先后参加了三峡电站、云南小湾电站和糯扎渡电站建设。如今,他又来到藏木水电站。今天的藏木水电站,聚集了众多与陈洪林一样拥有丰富水电建设经验和精湛技艺的高级工程师及高级技术员工。
 
    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援下并随着青藏铁路通车,昔日困扰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有效缓解。然而,能源短缺依然成为困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最大瓶颈。截至去年底,西藏行政村通电率不到七成,还有40多万名农牧民没用上电、12万名群众需要通过修复电力设施恢复用电,特色产业开发、优势矿业开发等仍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尴尬。
 
    “华能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全力做好‘十二五’电力援藏,积极参与西藏无电地区的电力建设,为‘点亮’世界屋脊作出积极贡献。”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兴国说。
 
    2014年藏木水电站将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16年6台机组将全部投产发电,年发电量将达25亿千瓦时,将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支撑。
 
分享到:

关键字:西藏 在建 最大水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