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低碳"必须做好战略规划
昨日,在论坛上,学术界、企业、政府进行了互动探讨东莞应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省政府副秘书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省科学院院长陈勇表示:"这对东莞升级转型是一个机遇,但是东莞要真正发展起来""低碳经济""必须做好战略规划,做5~10年长时间规划,真正转变用能排放的模式。"
王志峰则说:"""低碳经济""是未来产业的方向,所以东莞可以发展一些配套产业,例如玻璃加工业、精密加工产业、原材料、器件等产业。"
陈勇院长也说,东莞可以改变由原来低端的信息产业发展高端的信息产业。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杨晓西也认为,东莞具有发展这些产业的潜力,如东莞康达公司、宏达公司都是全国做光热企业的佼佼者。
分布式能源系统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40%
论坛结束后,举行了"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据介绍,这是东莞市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立将为今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并拓宽新路。
据悉,分布式供能系统在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可以节能3亿~5亿吨标煤,减排CO2(二氧化碳)约6亿~10亿吨。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杨晓西告诉记者:"东莞理工学院和中科院合作的这个重点实验室对于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广东特别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能源和电力消耗量非常大。2007年,广东的缺电量达到600万千瓦时,还有25%的电力依赖外省输入。因此,许多用电大户、大型工业园区或企业已建设自备电厂。"
杨晓西介绍说,据估计,广东拥有自备发电机的工业园区或大型企业已有数万家,但是这些工业园区或企业自备电厂普遍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5%左右。
若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技术来建设或改造企业的自备电厂,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可高达75%以上。而东莞几乎所有的外资和三资企业都是自备电站的,达到数千家,这个实验室的成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非常显着。
投2000万元研发太阳能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东莞理工学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广东宏达工贸集团等于2004年共同组建。
据介绍,目前,分布式能源系统实验室与广东宏达工贸集团合作成立了宏达-东莞理工分布式能源基地,该基地共斥资2000万元,用于对分布式能源、太阳能空调、空调节能、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开展研究。还与信泰(深圳)光学仪器公司共同建立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中试基地。
除了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还介绍说,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了推进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平台――东莞市清洁生产中心,帮助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据悉,自2006年挂牌成立以来,中心已为广东可耐福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德资)、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东莞百利达健康器材有限公司(日资)等5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合同金额达400多万元。其中广东可耐福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仅减水剂1项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06.8万元,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的节能方案每年的节支就达10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清洁生产中心共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近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