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专家:风能、太阳能开发无需国有化

作者: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2-06-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黑龙江省颁布《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据称这是我国首个规范气候资源利用的地方性法规。这则信息一经披露出来就引来很多人的质疑。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风能和太阳能是否属于国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显然,《宪法》并没有对风和阳光等自然资源视为国有资源。国家大法之所以不将风和阳光视为国有资源,可能是由于调节和管理这类流动性极大的特殊资源会引发无法想象的巨额社会成本。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没有对风和阳光当作国有资源看待的先例。
 
    那么,黑龙江省为什么要针对风和阳光进行立法呢?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和经济损失数量。我们不妨设问一下,风能和太阳能被开发或不被开发,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和经济损失数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有人开发出了风能和太阳能并归国有,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和经济损失数量就能减少?不归国有,这类损失就增加?就我国甚至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对风和太阳的控制能够影响到其对人类造成不同灾害程度的技术。
 
    如果我们撇开那些堂而皇之的说法做一点理性分析的话,我们即刻就会想到“设租”这个词,所谓“设租”主要是指行政管理部门为了获取一定的超额租金而设立了行业的进入门槛。笔者认为,《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可以理解为一种设租。甚至是否能够得到设想的租金还不确定,因为风是流动的,它不会因为在黑龙江被利用了或不被利用,在吉林或其他地方就不能被利用;太阳光也不可能仅照在黑龙江的大地上,而其他地方就整天漆黑。这样,如果一个地方限制对这类特殊资源的开发,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到其他地方进行开发。这样的法律只能起到限制当地这类产业发展的作用而已。
 
    如果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层面看,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看,国家明确规定要充分利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各自优势,加速这些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而不是相反。的确近一两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但这不能完全怪罪于企业,不能因此而一股脑地限制这些产业的发展,更不能通过设租方式蚕食它们的发展。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研究这些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探寻影响它们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制定出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果各地都能从这一立场出发,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在我国获得最终成功。
 
分享到:

关键字:专家 风能 太阳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