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委员建言:可以进一步突破 成立能源部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3-03-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为统筹推进能源发展和改革,加强能源监督管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现国家能源局、电监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体制改革建议,负责能源监督管理等。同时,不再保留电监会。改革后,国家能源局继续由发展改革委管理。
 
  距大能源目标还有差距
 
  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分析认为,此次机构改革是逐步的一个过程,重新组建能源局,把现在的能源局和电监会相结合,距大能源目标还有差距,但会逐步往前走。 
 
  迟福林认为,此次机构改革目标方向的选择是比较准确的,提出的一些办法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同时抓住了一些重点,采取了稳步推进的方式。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改革分步走,像重新组建能源局,把现在的能源局和电监会相结合,距公众关注的大能源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但往前走了并会逐步往前走。
 
  改革最大的好处是建设成本下降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10日在小组讨论时指出,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是朝着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趋势走的,现在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化,正在理顺。 
 
  王禹民说,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政企分开,1998年,电力部取消了,成立了原国家电力公司,运行一段时间后,下面的大区局、省局,都改为公司了,把政府的职能从机构上交出去了。2002年,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分开,电网和电厂分开了,组建了两个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5家发电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4家辅业公司(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 
  “这一步现在看,放开后的效果非常好。原来发电厂都是1家所有,现在5家发电公司占的容量仅是一半,另外一半在地方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市场竞争趋势运转和发展非常好,形成了竞争机制。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建设成本明显下降。”
 
  王禹民坦言,现在这个改革没有完全适应市场化,还有几个结,有体制上的,也有机制上的,正在理顺。“改革不是节点问题,是永无止境的,这种体制对市场机制究竟完善到什么程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主,还是放开市场、市场自我调整为主,还在摸索。一句话,机构上变来变去,本质上的问题是协调,根本问题是职能转变。”
 
  能源改革还要再突破
 
  10日,撤并电监会、组建新能源局的有关材料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董事局主席薛光林的感慨,他认为,作为一个能源大国,能源局的改革还可以进一步突破,成立能源部。 
 
  电监会成立了10年,是国务院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电监会撤销,职能并入副部级国家能源局,是基于后者内部的电力司与前者的职能有重叠之处,而能源领域需要监管的不仅是电力行业,天然气、煤炭、石油等领域也需要加强监管,因此,将电监会并入能源局,符合精简行政机构的大方向。“对企业来说,是个好事,少一个部委就少了一个婆婆,办事少一个流程。”薛光林说。 
 
  但薛光林认为,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需求国,中国应该成立能源部。“能源部至关重要,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产量大国,是世界第五产油大国,世界第二油品消费大国,再过上若干年后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但没有能源部。”薛光林呼吁,我国应尽早成立能源部,把电力、石油、矿产全部统筹起来,便于国家总体协调。 
 
  □中央编办:推动电力行业发展
 
  中央编办负责人表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力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独立于能源局之外,造成电监会与能源局在电力改革、投资准入、项目审批和价格等诸多方面职责交叉,不利于整个能源统筹谋划和推动电力行业发展。
 
  这次改革将现国家能源局、电监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统筹推进能源发展和改革,强化能源监督管理,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委员 建言 可以 能源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