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上述“重要资源产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中国严重紧缺、需要通过进口的产品,如原油和铜;一部分是属于中国储量、产量丰富,并大量出口满足国际需求的产品。
“这主要是为了调节市场。”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比如,经济危机之后,国家对于铜产品的收储就是从国外收储的。一方面,此举可缓解国外市场的供应压力,一方面,当时国外市场铜价便宜很多。”
“与此同时,如果跌破市场低位,国家收储不仅可以缓解市场压力,还能以较低的价格收储一些重要的资源性产品,如稀土、钨等资源。”
事实上,近期市场一直在讨论大型央企或地方国企的收储行动。早在今年5月底,就曾有稀土贸易商对本报表示,“稀土价格近期或触底反弹,因为,相关的企业正在市场中展开收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