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1千亿千瓦时:风电将成第三电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11-21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 “中国目前的风电并网装机规模世界第一,预计今年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将超过60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电源。”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11月15日举行的第五届北京风能大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消费革命,建设美丽中国,风电在中国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刘琦同时指出,传统能源体系、管理体制措施还不能适应风电等新能源发展需要,加快风电发展,必须破除体制障碍。有鉴于此,刘琦建议,要加强电力体系建设,扩大风能资源的范围,建立更大区域的电力市场,让风电在更大的电力市场中消纳;同时完善政策法规,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促进风电全额保障性收购。“要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坚持风电集中和分散发展并存,优先发展条件好的陆上风电,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保持适度的风电发展规模。”刘琦表示。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我国风能资源情况和风电自身特点,分散接入风电在“十二五”末期达到风电总装机30%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这意味着,既定的1亿千瓦“十二五”规划风电装机目标中,应该有3000万千瓦为分散式接入形式。
 
  近年来全球风电发展迅速,已有70多个国家建有商业运营风电场。2011年底全球风电装机达到2.38亿千瓦,当年新增4000万千瓦。在欧洲风电占到电力供应的6%,丹麦风电占到本国的28%,西班牙占到16%。欧洲提出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3亿千瓦,德国提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到电力消费35%,其中50%来自风电。中国风电在经历了连续数年高速增长后,开始面临瓶颈,发展速度放缓。“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将迎来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与会代表对如何消除风电发展的体制政策障碍建言献策。
 
  “很明显,风电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就累计市场容量而言,我们预计2013年底亚洲有望超越欧洲,成为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区。”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苏思樵(Steve Sawyer)说,“能源系统改革,不仅仅是电力改革,而是整个能源系统的转型。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转变,更重要的是管理机制体制方面的转变,就此而言,我们需要在现有电网系统方面进行诸多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也就风电产业化道路和统筹风电技术、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观点。他提出要考虑我国不同地区特点设计出高效率高效能机组,并从技术、管理和政策上努力,进一步提高风电的并网率,发展现代化的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
 
  此外,刘琦还提出,要通过创新风电利用方式、促进就地消纳和利用、开展风电国际合作、提高风电装备水平等措施促进我国风电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1千亿 千瓦时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