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幕式之后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济源矿用设备、机械加工产业园、10万千瓦风电机组、源通科技高铁新材料产业园、快速定量检测生物芯片、智能化电子电力设备、年产10万吨钢丝绳、年产3000万套蓄电池、年产30万吨高新合成材料、绿色能源、肉产品深加工等11个重大项目参加了主会场签约,投资总额137.1 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28.07亿元。当天下午,总投资10亿元的中原特钢高洁净重型机械装备关重件制造技术改造项目也在“央企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行”活动中成功签约。
据了解,我市在201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共签约项目45 个,签约总额254.85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29.46亿元。签约项目涉及装备制造、有色金属、钢铁、建材、食品、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11个行业,投资合作方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陕西、四川等地。
活动中,市领导何雄、陈星、孔祥智、胡汉阳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项目签约仪式、建设中原经济区院士行、中央企业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产学研用专题对接会、产业转移银企合作对接会、2012豫台合作洽谈会暨台商中原行、中原经济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高层论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验交流会、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产业援疆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
为深入推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9 月24 日,我市在2012 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期间举行了承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市委书记何雄,市委常委、副市长孔祥智,副市长胡汉阳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我市与兰德置业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河北正负极电池、北京金隅科技有限公司等33 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院校签约,签约总金额达107.77 亿元,其中省外资金91.39 亿元。
何雄在签约仪式上说,本次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是在全国经济出现回暖时期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为中原经济区发展和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共谋合作实现共赢创造了重大的机遇。从今年9 月份开始,全球和全国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钢铁、煤炭、有色、地产等行业明显复苏,整个经济由过去以出口为主的导向开始转向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很多沿海企业和产业发展重心从国外市场回归国内市场,产业、产能开始重新布局,市场、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成为吸引产业落地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经济形势带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河南省区位优势明显,能源、原材料基础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又有全国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些都是抢抓机遇实现崛起的雄厚资本。
何雄说,对承接产业转移,济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济源地处豫西北、晋东南,承南启北,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优越,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长期以来,济源工业就有雄厚的实力,能源、原材料基础条件好。尤其是近年来,济源工业飞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经规划建成3 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3 个市级产业集聚区,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为产业落地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济源,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职业教育院校有着强大的职教力量,机械制造、矿用电器等优势产业也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也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济源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赢得了十几项国家级荣誉,是河南省省辖市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热忱欢迎省内外客商来济投资创业,进行项目转移对接;衷心希望广大投资者能与济源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