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重工和日立制作所开始在中国的智能城市项目上联手。目标是获得中国的国家级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订单,但在前进路上却遭遇了中国业务特有的障碍。
“两年的准备就因为中国方面的人事变动而被归零”。三菱重工能源及环境事业统括战略室首席技师城卫透露说。
三菱重工计划获得中国与新加坡正在天津共同建设的智能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订单。天津生态城的目标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20%的电力需求,通过节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日本城市的一半。
三菱重工与负责天津生态城电力基础设施的“能源公司”某高层就能源控制系统等具体参数反复进行了商讨。但2011年6月,此人调到了其他部门。在以人脉决定订单成败的中国,该公司的订单计划化为泡影。城卫皱着眉说,“深切感受到了在中国从事业务的难度”。
而且,该公司还不能就此收手。
因为能否在天津做出业绩将决定该公司今后在中国的智能城市业务的成败,这样说丝毫不过分。虽然中国目前有1000多个智能城市计划,但天津生态城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项目。如果能参与该项目,将对该公司今后的中国业务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其实,计划在天津开创业绩的日本企业不只三菱重工一家。日立制作所为获得订单向天津派遣了专职高管级人才。现已拿下天津生态城高级公寓的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订单。
2010年11月进驻天津的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野本正明自信地表示,“要想在蓄势待发的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光在天津拿下HEMS订单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计划拿下该地区整体的能源控制订单”。
日本综合研究所、三菱重工和日立制作所三家公司于2011年10月11日宣布,将共同实施天津生态城内的商业化调查。三菱重工负责发电站等电力供给,日立负责利用电力的住宅及商业设施控制等。
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将提供支援……
另外,日本企业还计划利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基础设施出口补助金。其目的与其说是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援,不如说是为了在与中国政府的交涉中获得经济产业省的后援。
不过,即便三菱重工与日立联手,而且获得了经济产业省的后援,今后也不一定就能一帆风顺。
日本综研创发战略中心主任研究员赤石和幸表示,“天津生态城的方向性不断发生变化,要想拿到订单用普通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才呼吁三家公司合作”。
天津生态城的运营机构分为从事房地产建设和销售的“投资公司”,以及反映国家和天津市意向的“管理委员会”。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依然在持续,天津生态城的高级公寓销售情况也十分良好。因此,投资公司对导入会成为住宅价格成本升高因素的太阳能电池和HEMS等非常抵触。能源公司高层的调任也与这层因素有关系。
相反,管理委员会对购买日本能源控制设备大多都很支持。在开发区的初步审查中,中国政府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引进等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因此日本方面的相关人士纷纷表示,“首先应该向急于达成目标的管理委员会做宣传”。关键人物的调任,不同机构的对立…… 三菱重工和日立能否跨越中国业务特有的障碍呢,答案将在2012年春季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