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现行的血铅标准不利于职工的健康保护

作者: 来源:产经新闻 发布时间:2011-12-05 浏览:

  按照卫生部的有关标准,人体中的血铅含量超过600μg/L才可以申请职业病鉴定,而国际上则把这一标准的血铅含量定为严重“铅中毒”,危及生命。两个不同标准折射出对从事危险工种工人健康保护的力度。

  铅,对人体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人若是生活在“纯”绿色的环境中,身体中的血铅含量检测是可以近乎为零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家居装饰、含铅的工业制品等,使人与铅的接触越来越多,更不要说那些从事制造蓄电池、电视驳壳等工种了。根据某氧化铅有限公司职工的血铅检测显示,绝大多数一线职工血铅含量超过正常标准。因此而产生的质疑直逼现行的职业病标准。

  笔者对这些质疑进行了梳理,有两个问题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凸显出来:首先,高于正常值而低于国家职业病鉴定的这大多数职工的身体健康问题,当他们在岗时,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岗位津贴”,一旦离岗,没有法律或制度对其明确规定,所在企业没有执行标准,只好“一补了之”,社会又没有人接这个“烫山芋”;其次,在有铅中毒危害的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与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无缝对接”,他们退休后的身体健康谁来管?如何管?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理应从职工生命和健康出发,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但这毕竟是道德层面上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该为这个群体,在离岗、退休后制定出科学的定期免费检查办法并参照这些数据发放相应的补贴。


 

分享到:

关键字:血铅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