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大风电融入智能电网效益将逐渐显现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6-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1日在上海闭幕的“2012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发出呼吁:从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出发,中国需要大力发展风电。中国风电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需要从环境、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协调理顺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突破。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近4.59万台,装机容量约6236万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在北京发布《促进风电发展白皮书》,表示通过加强跨区电网建设、构建“三华”电网,全国风电消纳能力可大幅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风电消纳规模将超过90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1.5亿千瓦以上。《白皮书》同时指出,“大风电融入大电网”,是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开发规模连年翻番,但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及能源消纳地与开发地距离遥远的现状,开发的风电如何输出与消纳成为风电行业需突破的瓶颈。坚强智能电网大范围消纳能源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开发规模。风电如果仅限省内消纳,2020年全国可消纳风电规模仅为9000万千瓦左右;而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和跨区跨省消纳则可提升消纳风电规模约一倍。与输电规划并举的措施则是,要推动建立各项统一的风电并网企业、行业及国家标准。
 
    根据《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主要电源之一,到2050年,风电将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未来40年累计投资12万亿元。该路线图的发布为风电行业未来40年的发展设立了目标,而“十二五”期间的装机容量也并未降低。未来的几年里,风电装机容量将实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1~2015年期间,中国的风电市场以平均每年15~20吉瓦的速度增长,其中海上风电平均每年新增1吉瓦左右。
 
    分布式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开发意味着,未来风电开发与国家电网发展的情况将更加匹配,因为这些区域将更靠近沿海等电力缺口较大的地区,风电并网压力会大大减小。从电网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发展的重要阶段,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三纵三横”主网架,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解决风电上网难、输送难的问题。作为清洁能源,风能是未来几十年人类解决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向之一。
 
    中国风电“大规模、高集中”的开发模式和“大容量、高电压、远距离”的输送模式,客观上要求必须做好风电与其他电源、风电与电网的统一规划,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成为风电规模化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及电力发展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只有通过加快特高压和跨区电网、智能电网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才能促进风电科学发展。建设大的风电基地,就要建设跨区域的输电通道。就东北电网而言,需要借助蒙东和黑龙江的煤电外送通道建设,输送煤电的同时把风电也送出去;解决“三北”风电消纳问题,必须加快核准特高压外送通道。换而言之,如果跨区输电得不到相应的发展,风电消纳市场就会受到极大限制,“弃风”也在所难免,解决风电跨区输送通道发展问题,能最大限度消纳风电。
 
    由此可见,加快发展特高压跨区输电,不单是解决“煤电运”的问题,也是保证国家2020年清洁能源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十二五”,中国风电将在调整中转型,通过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引导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大风电 智能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