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哈工大燃料电池功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1-27 浏览:

    今天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由该校孙克宁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完成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研发”项目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获得突破。在黑龙江省科技厅日前组织的成果鉴定中,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独立开发出的“流延共烧结技术”实现了我国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大面积电池基片制备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单体电池的功率及功率密度等方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被称作第四代燃料电池。与传统热机相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适用性广、环境污染小、全固态、模块化、成本低、节能减排等优点,发电效率可达60%以上,进行热电联供后效率可达80%以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对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据孙克宁教授介绍,目前,制约燃料电池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其成本和使用寿命。对此,他们设计并发展了复合电极和梯度电极的结构,成功制备出高性能复合阴极、增大了三相界面的长度,大大减缓界面突变引起的性能损失;构造了抗积碳的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开发出的“流延共烧结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耗能低和易于批量生产等特点;采用“流延法共烧结技术”组装了尺寸100mm×100mm的单体电池,同时将以前1000℃以上才能发电的工作环境温度降至750℃,避免了电极烧结导致衰减快、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发生反应、电池组件热膨胀特性不匹配、金属连接材料腐蚀等常见问题。相应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电化学通讯》、《电化学学报》、《电源技术》等杂志上,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分享到:

关键字:哈工大 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