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五一”前夕召开的全国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获悉,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讲话中六次提及“区域限批”。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确认,这标志着区域限批有望走向制度化、常态化;而钢铁、电力、汽车、煤炭、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14个高污染、易污染行业将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环保部获悉,上述会议还邀请了钢铁、电力、汽车、煤炭、炼焦、铁合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皮革、造纸、发酵、酒精、氯碱、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中石油、中石化等集团公司的负责人。“上述行业都是高污染或易污染行业,也是相对容易受区域限批影响的行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说。
具体到有色金属行业,“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等领域,有色金属行业都面临‘区域限批’的巨大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另据环保部资料显示,仅过去一年,环保部就分别针对德清血铅事件、曲靖铬渣事件,对浙江省湖州市和云南省曲靖市进行“区域限批”,直到8个月后才解除“区域限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