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研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网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实现接入风电1亿千瓦和光伏发电500万千瓦的目标,电网智能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网共投资418亿元,建成投运风电并网线路2.32万公里,经营区域内风电并网装机达2826万千瓦,占全网最大用电负荷的4.2%,连续五年实现翻番。
 
  2015年,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将达到4.7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32%。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并网也对电网提出了严峻挑战。国网表示,将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应用,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研究,争取实现上述目标。
 
  过去两年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取得重要突破的阶段。据国网介绍,2009—2010年国网编制完成了世界首部电网智能化规划,率先发布了世界首个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提出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并建成了世界范围内建设规模最大、覆盖领域最全的智能电网试点工程。
 
  在国网的大力推动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最完善的国家。国网承担了12项电动汽车充换电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编制了充换电设施标准框架体系。建立了电动汽车电池特性实验室,完成了4款电池更换设备研发,申请114项专利,取得40项授权。
 
  2011年,国网计划在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区域建设跨城际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十二五”期间,国网还将建设充换电站2351座,充电桩22万个,初步建成覆盖国网经营区域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2015年电动汽车应用规模将达到50万辆。
 
  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约2.4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54%,汽车的消耗占全国石油消耗的40%。在全球范围内,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28%。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已经成为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共识。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而言,完善的充换电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推进用户侧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目前国网已建成北京、重庆和河北等6个智能小区,在上海建成1座智能楼宇。这些智能小区实现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用电习惯、电价水平以及用电环境,选择用电时间以达到减少电费支出的目的。此外,普通居民可通过储能装置与电网进行能源交换,由单纯的电力消费者成为电力生产者和电力交易参与者。
 
  国网预计,在2020年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后,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6.5亿吨。根据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减排目标,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95亿—104亿吨以下,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亿—78亿吨。智能电网将使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8.8%,对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贡献率可达20%—23%。
分享到:

关键字:加强 清洁能源 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