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风电抽油:解开非并网风电应用之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19日,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博士等9人一行,赴京参加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主持召开的“非并网风/网互补智能供电系统”成果评审会,该项目由顾博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历时三年完成。
 
  评审会上,11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经过广泛、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该系统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为国内外首创,在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风电联网不并网,‘零’秒无间隙互换,这套系统实现了风电100%利用,由于应用风电高效智能缓存技术,减少了负载对末梢电网的冲击。”顾为东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采用风网互补,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将自动无延时转换成网电,可靠性高。”
 
  大规模非并网风电项目,是国家“973”计划能源领域唯一一个风能项目。非并网风电是指大规模风电的终端负荷不再是电网,也与蓄电池配套的小型独立运行供电系统不同,而是将风电直接输送到一些高载能的企业。
 
  4年来,顾为东率领包括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在没有任何国内外资料借鉴下加紧研发,已经使风电抽油、风电海水淡化、制氢项目成功运行,并看到了大规模产业化的曙光。
 
  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超过4000万千瓦,“双居”世界第一。但大量已吊装风电未并网,因无法被有效利用而放弃的风能在半年间就高达27.76亿度。而本月一份来自国家电监会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在蒙西地区和有“风电三峡”之称的酒泉,大规模风电送出消纳的矛盾正日益凸显。
 
  在“弃风”现象严重和大风机质量疑云的双重尴尬背景下,顾为东的国产化技术已相当成熟,质量可靠的30kw小型风机完成的风网互补智能风电抽油项目成功运行,为非并网风电的就地消纳探索出一条新路。2010年,该系统在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进行了示范应用,大庆油田安装了30kW和10kW系统各1套,风速7.5m/s以上累计时间为5.77小时,风电平均供电比例达到34%以上;辽河油田安装了30kW系统1套,在平均风速7.2m/s以上时,风电供电比例达到65%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由于抽油机需要的是直流电,而这套系统发出的正好是直流电,省去了交流电换直流电的过程,也是节能的一种方式。”顾为东说。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解开 并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