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华东电网建智能电网多适应规划体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中国智能电网战略至今尚未从国家层面实现统一规划的背景下,华东电网公司已经付诸行动,制定出具体规划体系方案。

    “中国政府高层在推动智能电网发展上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实际进度也是很快的,在理论上也是完全不落后美国。”著名智能电网专家武建东如是评价中国智能电网的实际发展和规划状况。进入2009年,智能电网在中国新能源战略中显得炙手可热,不仅是其与美国的智能电网战略规划并驾齐驱,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庞大的商业机会和未来美好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各方追逐的目标。

    负责主导中国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数次表示,此次编制的新能源发展规划,除了风能、太阳能以及煤炭清洁的高效利用外,也包括了智能电网。

    武建东表示,“智能电网的发展不能只是看我们常说的输配电环节中的国家电网公司等工作,它包括了输电、发电、用电的整个电力产业流程。中国还需要时间去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来确定智能电网标准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智能电网中负责输配电这一重要产业流程的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紧研究电网中更多适应未来智能型电网需求的规划,其中华东电网公司担负了整个电力传输的输电工作任务,这对于今后智能电网的应用有着实际应用价值,不过其原本计划在7月初推出的方案也一再延后。

    昨日,独家获悉华东电网公司制定的“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方案”,同时,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电网规划处处长张建平专访,解读此次方案制定的意义和价值。

    张建平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实际还未建立统一的国家层面的规划,智能电网需要各环节的多领域公司共同协调。目前在电网系统内,华东电网公司主要是立足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在输电领域研究智能电网规划的部分。

我们还在输电领域摸索

问:这次华东电网公司规划方案中提到的智能电网多适应性体系这个概念,能否先解释一下?

张建平: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家电网实际上是参与了智能电网庞大系统中关于输配电领域,我们华东电网公司主要是在国家电网的统一部署下,重点研究输电领域,现在研究的课题也大多是立足于实际困难,并兼容考虑到整个智能电网计划今后的扩展性。

    华东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有高级调度中心建设、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研究、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和统一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四条主线。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建设既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抓手。

    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总体要求是: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电网未来的各种挑战、体现智能电网的各种特征,而且能够随着规划环境的变化加入新的内容的电网规划体系。现阶段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主要考虑适应新能源的接入、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节能减排政策及电网抗自然灾害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要求。


智能电网不能各自为政

问:美国的智能电网,直接将新能源的开发,和电网的传输建立在一个统一的规划下,中国似乎还是各自为政?而且这看似也不是某一家公司能够直接推动的?

张建平:确实如此。智能电网是一项涉及领域很大,建设是需要发电、输电、配电多家公司共同推动和协调配合的。实际上需要承认的是,国家能源局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战略规划,但是中国截止到目前尚未有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整体规划。不仅是我们电网公司,实际还有其他产业层面的公司在做相关的工作。

    就比如美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主要是配电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而我们仍然是从输电公司角度出发,我们要求电网适应新能源的接入,为新能源的接入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开展了“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和对策”的课题研究,也对风电的接入规模和时序展开研究。

反复修正的螺旋上升过程

问:这个华东电网公司出炉的多适应性体系研究中,有哪些亮点和对于前期工作的突破?规划的重心是怎样的?

张建平: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在第一阶段开展了“基于预想事故集的电网规划研究”、“节能减排下的电网规划研究”、“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考虑不确定因素的电网灵活规划方法研究”、“区域电网协调规划研究”、“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电网规划方案评价研究”六大研究课题、共计16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规划研究的多个领域,对规划工作具备实际指导意义。

     在大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的初步探索,基于电网性能、效率、成本和社会效益四大目标,提出了全系统电网综合效益指数SEITENS指数概念模型,用于评价电网规划的综合效益。

     需要强调的是,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电网规划工作并不是一个从头到尾的简单循环过程,而是一个各个相关部门、单位、具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在各种硬性的制约(政策法规、规定、客观限制条件等)和利益驱动下,交互参与、协调和相互制约、妥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新挑战,提出新办法,并根据实际发展状况,从各个角度进行反复修正的螺旋上升过程。

电网性能安全放在首位

问:这次华东电网公司的方案中称,“电网规划涉及的内容不外乎四个方面:电网性能、电网效率、社会效益和成本。按照电网规划的原则,我们理解为这四个方面的重要性依次为性能>效率>社会效益>成本。”成本放在最后一位,这看起来我们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毕竟不管是新能源的应用还是处于节约型经济,成本至少不应该放在最后一位。

张建平:保证电网性能是电网规划的根本任务,提高电网效率是电网规划的重要目标,创造社会效益是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节约成本是电网企业的主要工作。
 
    电网性能、电网效率、社会效益和成本是电网规划需要考虑的四大因素,其重要性并无先后次序,只是从电力行业的特性,在电网规划阶段,我们将满足电网性能、保证电网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问:智能电网的框架已经有了,很多人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从通俗的理解角度,将如何实现?老百姓角度来理解,这个的智能电网在短期内,比如身在上海的老百姓能现实地体验到什么,有哪些不断变化的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张建平: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分阶段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智能电网的通俗的理解是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电网控制技术,实现电力在发、输、配、用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互动化交易的电网。

    从规划角度,华东电网现阶段着眼于适应新形势、迎接新能源、应用新技术,接下来电网规划将以推动“三华”(华东、华中、华北)联网、适应电力市场作为主线,注重规划工作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力提升数字化电网规划能力,丰富和完善电网规划体系。上海的老百姓可以看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并进一步体验到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责任编辑:刘勇
 

分享到:

关键字:华东 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