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一同出席记者会。
研发投入首次超万亿元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是科技改革发展的第一号任务。”万钢说。
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达10240亿元,占GDP的1.97%。承担探月工程、天宫和神舟对接、蛟龙探海等重大项目的科技集团,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把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他们营业总收入70%左右来自民品市场。
高技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
万钢说,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探索科技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去年全国105个高新区总收入超过1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3.6%。
治理污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在回答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问题时,万钢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就包括汽车技术的发展,推广电动汽车等。
他说,治理空气污染,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我们也很重视国际科技合作,希望来自各国的新技术能够应用到我们应对空气污染的工作当中。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激情
万钢说,科技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要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我们简化了科技项目申请指南,覆盖了更多科研人员的探索领域。“我们把所有的课题答辩都通过视频进行,所有的过程都实现痕迹管理。光这一项每年为科技人员节约的工作时间就有6万个工作日,节约的旅行经费7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公开透明度。”万钢说。
他说,根据预算法的要求,科技部从去年开始实行在年初先把当年应拨经费的25%划拨到位,预算批准通过后1个月就可以全部拨付到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难题是协同推进
在谈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时,万钢表示,我国公交电动车的产业竞争力和运行模式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目前我国主要从公共交通领域拉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万钢说,我国从2009年开始,首先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截至去年,25个城市有2.78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预计到今年3月底新能源汽车将增加到3.98万辆。
他说,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难题是协同发展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需要充电设施、顾客使用环境、环保措施、产业发展政策的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