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华电供热机组分布在山东、河北、新疆、辽宁、内蒙古等地,装机容量达到2878万千瓦,约占总装机容量的30.58%。该公司成立至今,累计供热6.61亿吉焦,与全国集中锅炉房供热煤耗水平相比,可节约标煤量812.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2000多万吨。
该公司负责人说:“预计到2015年,中国华电供热装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累计实现供热量14亿吉焦,节约标煤19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万吨。”
中国华电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项目扩建及机组改造工程,形成了规模集聚、资源集约、优势集中、效益凸显的大型热源集群。如今,30万千瓦以上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占到57.6%,替代了大量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的陈旧小锅炉。
在热网建设方面,该公司全面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替代了大量的城镇供热中小型锅炉。2011年,全球最大、国内首个热电联产集中供热CDM项目——哈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网工程在联合国EB成功注册,成为全球成功注册年减排量最大的该类型项目,实现碳收益2000万元。
会上同期发布了《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华电连续第五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华电电源装机容量达到9410 万千瓦,其中,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煤电装机比重升至42%;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沿海区域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控股煤炭产能达到2560 万吨/年。煤炭、金融、工程技术板块快速发展,实现利润同比增加34亿元。
中国华电自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三年来,完成发电量4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 ;供电煤耗321.1克/千瓦时,同比下降7克/千瓦时;销售收入实现1632亿元,实现利润22亿元,全面完成了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完成41台机组机组运行优化改造,节约标煤53 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2.4 万千瓦;启动电厂烟气脱汞监测试点工作;水电建设环保水保工作得到水利部高度肯定,管理经验被大力推广;连续三年实施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总结推广电站大坝分层取水经验,新建阿海、泸定两个珍稀鱼类繁殖站,累计增殖放流珍稀鱼类近310 万尾;完成开发CDM(VER)项目199 项,注册45 项,碳收益超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