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能建:整合优势资源 服务能源产业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08-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电力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长足进步。今年7月26日,中国迎来有电130周年纪念日和首个“中国电力主题日”。在这个历史时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汪建平接受了《中国能源报》专访。
 
  电力成就辉煌  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工业走过了13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您大学毕业后一直投身电力规划、设计、研究事业,对电力工业既有深厚感情、更有深刻认识,此时此刻您有何感想?
 
  汪建平: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保持了GDP平均增速9.9%的高水平,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率稳步跃升,近10年从9.2%提高到了12%。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但发展特点仍属于资源消耗型、能源消耗型,预计还将持续10—15年。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我国电力工业,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新的高峰,取得了辉煌成就,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从量上来看,我国电源装机和用电量均增加了约15倍,全社会用电量由1980年的3006亿千瓦时增加到2011年的46928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由1980年的305千瓦时增加到2011年的3483千瓦时,年均增长率8.2%;近5年间,每年发电装机增加量约0.8-1亿千瓦,用电量增加2000-5000亿千瓦时,电力工业发展迅猛。从质上来看,我国在水电、火电、风电、电网的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开发建设、投资运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第一,铸就了三峡水电工程、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风光储输建设等一座又一座世界丰碑。
 
  中国能源报:虽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但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前景怎样?电力建设市场空间如何?
 
  汪建平: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目前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而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等诸多困难,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电力与能源需求依然强劲,电力与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电力工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10年,预计我国用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将翻番,电力投资将不断加大,电力建设市场空间巨大。全社会用电量将从2011年46928亿千瓦时,达到2015年62601亿千瓦时左右,“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约8.3%;达到2020年81000亿千瓦时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约5.3%。发电装机容量将从2011年10.5亿千瓦,达到2015年14.7亿千瓦左右、2020年19.5亿千瓦左右。据初步匡算,“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电机组投资约1.6万亿元,火电机组投资约1.5万亿元,核电机组投资约7500亿元,风电机组投资约7800亿元,电网投资约3万亿元,电源和电网总投资将达到7.6万亿元左右。
 
  未来10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将着眼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发电与输配电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满足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推动我国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电力建设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电力建设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能建作为我国电力与能源建设领域的特大型骨干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我国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整合优势资源  服务能源产业发展
 
  中国能源报:顺我国电力体制深化改革而成立的中国能建,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在我国未来电力工业发展中具备怎样的实力和能力?
 
  汪建平:中国能建于去年9月29日成立,由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市、区)的电力勘察设计、施工和修造企业组成。通过改革重组、“集而成团”、整合优势资源、逆境突破发展,中国能建已成为集规划、勘测、设计、施工、项目总承包、工程管理、装备、投资运营于一体的完整业务链的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是我国和世界电力与能源建设的主力军。
 
  目前,中国能建承担着国家电力与能源规划研究,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电力勘测、设计、科研和行业标准制定任务,承担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项重大工程勘测设计业务。是中国最具实力、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与能源规划研究、勘测设计企业;承建了当今世界建筑施工最高水平的三峡工程,被誉为“世界水电建设第一品牌”,承担了我国众多大型电源、电网、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承包业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百强”首位、世界最具品牌影响力的电力与能源建设企业;拥有技术领先的电气设备产品和多元化投资业务,是实力雄厚的电力与能源装备、多元化投资企业。在我国未来电力工业与能源产业发展中,中国能建具备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的实力和能力。
 
  中国能源报:中国能建如何在我国未来电力工业发展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强做优、勇担重任,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为我国能源产业科学发展服好务?如何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汪建平:电力建设是中国能建的核心支柱业务。中国能建旗下企业过去为奠定我国电力工业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重大责任。未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能建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做强做优,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发挥全产业链、技术引领、标准导向、人才资源、资本运作等优势,强化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实力和能力,始终保持“龙头”地位,积极履行责任,做好行业表率,勇担我国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重任,为我国电力工业和能源产业科学发展服好务、作贡献。
 
  电力要先行,科技需领先。中国能建将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在电力与能源建设领域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发电与输配电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在电源结构上,受能源资源禀赋条件所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火电依然是我国电源结构的主体,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火电“上大压小”、结构调整正成为发展趋势。因此,中国能建将积极研究和推广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将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到50-53%;研发、推广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技术,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至45%,降低污染物和CO2排放;研发、推广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提升洁净煤发电效率和环保水平;研发应用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推动燃煤减排CO2主要方法应用,提高火电建设核心竞争力。
 
  中国能建将努力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高坝筑坝、超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超前研究百万千瓦级混流式水电机组安装和调试等关键技术,牢固占领和不断开创水电建设的行业制高点,增强水电建设核心竞争力。
 
  同时,将积极推进核电稳步发展,加大更安全更高效的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常规岛技术研究,力争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示范、快堆核电站常规岛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核电建设核心竞争力。  
 
  积极研究并推广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建设新技术和风光储输、分布式发电等新技术,提高新能源、新技术发电建设核心竞争力。
 
  中国能建将大力研究和推广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建设核心竞争力。一是要研究和推广大容量、远距离输变电技术,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已掌握1000千伏交流/±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需进一步研究±1000千伏级直流输电、特高压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二是研究电网升级技术,推进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促进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协调发展,在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智能调度、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三是深入研究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技术;四是推广面向用户的智能化输配电技术,进一步提高输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电能利用效率。
 
  坚定地“走出去”

  做世界能源建设领军者
 
  中国能源报:中国能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做世界能源建设领军者,取得更大成绩?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设想和举措?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汪建平
  汪建平:作为我国和世界电力与能源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能建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输配电、变电站的规划设计、技术研发、施工建设、融资投资等领域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旗下骨干企业已有近20年搏击国际市场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市场履约经验,奠定了技术、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目前,中国能建国际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今年上半年经营数据看,国际项目签约同比增长74.5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12%,利润预计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6.71%,国际业务已经成为中国能建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化经营的总体战略及重点工作任务,中国能建将围绕“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协调步调;制订规则,整合资源;拔高层次,提升能力”指导思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尽快实现国际业务独占“半壁江山”。着力打造5-10家“走出去”的龙头企业和10-20家“走出去”的骨干企业,通过培育国际经营的“领头羊”,以点带面,带领一批关联企业一起“走出去”,协同作战,不断提升国际业务的比重,构筑中国能建“全球化”格局;加快转型升级,在业务领域、合作模式、管理与技术能力等方面寻求新突破,积极尝试以EPC、BOT、PPP等对外承包工程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新模式,向服务一体化的方向和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当前,中国能建主要集中精力抓好海外大型项目和重点项目,对旗下企业独立参加的重点项目进行全过程指导,帮助掌握运作项目的方法;制定和完善开展国际业务的相关规则、程序,不断规范管理;提出海外市场布局初步方案,为下一步更好地“走出去”做好铺垫。
 
  中国能建作为我国电力与能源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将秉承“中国能建,世界一流”愿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朝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志在成为世界电力与能源建设领域的领军者,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树立良好国际品牌形象争作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能建 水电站 抽水蓄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