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中国核建2011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同比降低24%(由2010年的0.055吨标准煤降至0.0418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要求和年度工作目标。
据了解,从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工以来,中国核建承担了我国大陆所有核电站核岛工程,以及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的建设任务,目前其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电建设品牌。
在安全生产方面,中国核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为,杜绝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亿元产值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21以内;一般死亡事故以“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数据为准同比下降30%。
此外,2011年,中国核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按计划顺利开展,以主管道自动焊技术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科技投入从2007年的0.93亿元增至2011年的2.97亿元。去年,中国核建获得专利授权22项,新申请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作为我国率先“走出去”承担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企业集团之一,中国核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根据国家对外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先后在约旦、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东帝汶、苏丹、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陆续承接各类能源、电力、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对于员工培养情况,《报告》透露,截至2011年底,中国核建职工总数达到29151人。而且从2011年始,已采取定点培养、长期协作等多种方式着手培育10000人规模的中国核电产业工人队伍。
《报告》还提及,2012年中国核建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20%,经济增加值EVA、利润总额增长率超过25%。加快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国际化经营。同时,将继续在转型升级、责任管理、安全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继续推进。
对于2020年的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中国核建要在核电工程建造领域成为国际一流的承包商,在高温气冷堆、核供热堆领域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际化投资运营商,实现整体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