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2012年新能源将令锂电池隔膜需求翻10倍

作者: 来源:凤凰财经 发布时间:2012-03-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推广,未来对动力锂电池材料的需求将得到引爆。现在虽然中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由此派生出的电池生产厂家也为数众多。然而,一些关键的技术,仍被国外掌握,锂电池中的隔膜与电解液,便是例证。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和无污染等优点,成为各类电子产品的主力电源,全球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年均递增30%以上,市场非常庞大,中国目前锂离子电池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100多家锂电生产企业对锂离子电池材料需求殷切,锂离子电池由正负电极、电解质及聚合物隔离膜组成,隔膜系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通常达到70%以上,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锂离子电池隔离膜一般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单层微孔膜,以及由PP和PE复合的多层微孔膜作为隔离膜,以聚丙烯为例,其原料成本约8千元/吨,而将其加工成隔膜后,其价值可达到300万元/吨,大幅升值几百倍。
 
    从外观上看,它与普通的白色塑料没什么明显区别,但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却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佛塑股份总工程师、金辉公司董事长吴耀根指出,由于技术含量很高,隔膜是锂电池中最后国产化的产品,而现在公司已经掌握了隔膜的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年需求大概是1.3亿平方米,而金辉公司做了1200多万平方米。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到2012年如果形成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的规模,电池隔膜需要将近4亿平方米,而目前国内隔膜的总产能只有1.3亿平米。未来动力电池可能将是翻番式的增长,其需求将是手机电池的10倍以上。
 
    聚合物薄膜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开发生产锂电池隔离膜、太阳能光伏新材料是制膜企业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但国内能够生产隔膜的企业屈指可数,导致一直受制于国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这是锂电制造成本很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也是影响锂电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日本旭化成工业、东燃化学,及美国Celgard把持。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周期很长,投资风险较大,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并不高。
 
    预计全球对聚乙烯、聚丙烯和芳烃等主要石化产品的需求将以高于全球GDP2-3%的速度增长,而亚洲增速最快。为此,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企业埃克森美孚化工正在积极投资以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通过正在中国福建建设的合资企业和在新加坡建设新的石化装置,使其世界级石化装置的产能增加一倍以上。同时,还在推动沙特和卡塔尔的大型投资项目,并在韩国建设一家新的锂电池隔膜厂。
 
    尽管发展隔膜对促进锂电产业具有重大意义,但从投资角度言,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且项目从启动到投产运行周期很长,投资风险较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企业对这一重要领域的投资。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隔膜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