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内蒙古农网“风光”延伸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0-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农电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内蒙古将以电网延伸和风光互补两种方式解决1.3万无电户的通电问题。内蒙古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耿白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构筑坚强的农村牧区电网。
 
  风光互补解决通电问题
 
  2009年,内蒙古电力公司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电网延伸和风光互补两种方式解决了1.23万户无电户通电问题,有效改善了4.3万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耿白告诉记者:“风光互补主要是分布式供电,将来电网延伸之后,还可以与电网互动,向电网供电。”这种风光互补模式按照每户450瓦的标准建造,“完全可以满足牧民的照明、生活需求,可以看电视、使用酸奶机,用几十年没问题”。
 
  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部署,2008年—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先后下达3批新增中央投资农网完善工程投资计划和1批扩大内需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计划,总投资24亿元。此外,为巩固边防建设,内蒙古电力公司还调整3497万元资金,同样以风光互补解决了9个边防连队、8个边防派出所通电用电问题。
 
  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结合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抓紧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耿白表示,这一举措为农电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惠农政策指引下启动实施自治区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对农村牧区电网提出更高要求。今年内蒙古电力公司将按照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要求,突出解决农网网架薄弱,供电半径长,配电网“卡脖子”等问题。同时还要结合智能化电网建设统筹规划,突出风电大网、绿色电网的特色。耿白说:“要充分实现新能源与电网的互动,打造农牧区智能电网。”
 
  38个农电企业35个扭亏
 
  去年,内蒙古电力负荷大幅下滑,农电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耿白表示,公司通过各种措施降本增效,到去年年底38个趸售农电企业有35个实现扭亏,减亏5800万元,尚未实现扭亏的其亏损面也比较小。
 
  内蒙古电力公司按照《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公司趸售电力企业主要领导业绩考核办法》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对趸售农电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工作业绩按盟市进行打分“排大队”。耿白说:“没有考核就没有压力,我们给他们两年的限期必须实现扭亏,否则就不用干了。”除此之外还在各农电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的指标考核体系,最终与员工工资挂钩。耿白认为,新一轮农网改造实施后还可以发掘潜在的用电市场,为农电企业全面实现扭亏创造有利条件。
 
  培养当地人解决当地问题
 
  据耿白介绍,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电力公司农电系统职工人数为1198人,人员结构按专业技术资格分,高级职称人员仅8名,初级职称306人,占25.5%。按文化程度分,大学本科以上129人,占10.8%,大学专科353人,占29.5%,高中及以下434人,占36.2%。
 
  事实上农电人才也存在分布不平衡的情况,部分农电企业人才比较充足,一部分上划比较晚的农电企业则人才匮乏。内蒙古电力公司最近几年加大了招收专业人才的力度,所招收员工基本上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不过,由于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偏远地带,在吸引外部人才方面有难度。耿白说:“本土培养更为实际,培养当地人解决当地问题。”截至2009年底,50%以上的农电企业建立了县级实训基地,旗县农电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耿白表示,素质优良的农电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农电实现持续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内蒙古 农网 风光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