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3年内上海将增5000个电动车充电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主任马静在工博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2015年上海将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定为累计新增产销3万辆,并建设5000个公共充电桩和50个公共充换电站等配套措施。不过他也表示,受制于充电桩的建设,目前电动车购买还不适合全市范围铺开。

  马静表示,到2015年,本市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是累计新增产销3万辆,并力争在P+R停车场等区域建设5000个公共充电桩以及50个公共充换电站,而这一数量还不包括私人和单位的充电设备。

  此外,马静也提及上海即将发布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上海地方对于私人购置新能源车政策的补贴力度比较大,包括对牌照的考虑以及现金的支持补贴。”此前一段时间,上海新能源车有望免费上沪牌等新政即将出台的消息已经见诸报端。在这一重大利好的刺激下,新能源车普及似乎又现曙光。马静对此表示,“对于新能源车的试点不能太急,应稳步推进。目前购买电动车还不适合全市范围铺开,将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他表示,目前新能源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在市中心地区建设充电桩存在困难,而在安亭汽车城、闵行等区域,相对而言更便于充电桩的建设和集中使用,因此将选择在这些地方进行电动车的批量示范运营,并逐步拓展。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新能源车的运行工况比较复杂,政府方面对于示范车辆的运营安全会提出严格要求。

  曾被中国汽车工业寄予弯道超车厚望的新能源车,目前发展情况究竟如何?昨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所传出的消息似乎并不乐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部长侯福深认为,虽然国内车企开发的各类新能源车型并不少,但是和国际上相比,就电动车的技术而言已全面落后;而混动车的可靠性、节油率等方面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汽集团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执行总监干频也指出,在混动车领域普瑞斯已经有200万辆的产销规模,而国内还在做研究;电动车领域看似技术同步,事实上也还在追赶。

  在业内看来,电动汽车产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过产业的培育却仍是一个长期过程。2009年、2010年“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两项试点分别开始,以财政补贴鼓励新能源车的发展。

  不过,回顾试点的效果,干频坦言现实和当初所设想的目标有很大差距。侯福深也表示,国内外新能源车的产业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从单一车型的产销数据来看,国内能够达到千辆的都不多,而国际上部分车型的规模已达万辆以上,产业化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已销售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6982辆。而按照今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范围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的目标为50万辆。
分享到:

关键字:年内 上海 5000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