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为加快推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集成和产业化,提升研究创新实力,3月4日,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签订关于共建中国东胜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和共建中国东胜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两项合作协议。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罗永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包山,区长蔺健,区政协主席郝铁军,副区长李冬,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秦伟,科技发展处处长陈海生研究员,所长助理谭春青研究员出席仪式。李冬主持仪式,蔺健与秦伟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书。
此次我区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旨在以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大规模空气储能”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以“大规模空气储能”为代表的低碳能源产业化基地。仪式上,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演示,详细介绍了“大规模先进空气储能系统”研究成果、技术特点以及远期发展前景和规划。与现有电力储能技术相比,大规模空气储能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能效率高、储能周期不受限制、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适用于各类型电站、成本低、单位投资低、对环境友好无污染、能够回收废热等优点。该项技术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首次提出并于2010年9月份列入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
罗永纲在仪式上表示,当前低碳、环保已成为大势所趋,此次双方合作,希望借助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先进平台,结合我区优势,把“大规模空气储能”等先进技术项目做好、做大,形成集技术研究、设备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罗永纲指出,今年是该项目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双方要加快商讨并启动工程中心建设的各项事宜,快速、高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区委、政府将会提供全方位、主动的服务,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秦伟在仪式上表示,东胜区位优势明显、人文环境好、政策优惠,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积极引进高端技术,追求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不遗余力地推动实验室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东胜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