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曾连续报道的塘厦欧雷玛电源厂涉嫌铅污染事件余波未平,近来又传出本应停产的铅蓄电池企业晚上偷偷开工的消息。
这两天,省环保厅和东莞市环保局公示称,东莞有7家铅蓄电池企业都在停产,但根据知情人的举报,其中的部分铅蓄电池企业仍在生产,有的是白天不敢开工,就在晚上加班加点生产。
昨天下午,记者将掌握的情况向东莞市环保部门举报,环保部门称对这些铅蓄电池企业一直在加大力度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记者反映的情况,将会记录下来,然后让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这些企业果真在偷偷生产,将对其予以严厉处罚。
背景
广东省目前有191家铅蓄电池企业,位居全国第三,其中84%的企业被停产整治或关闭。
今年以来,浙江、广东等地频发的血铅超标事件引起社会对铅蓄电池行业的强烈关注,该行业整治亦成为今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
省市环保部门公示:7家铅蓄电池厂停产
这两天,省环保厅在其官方网站公示了广东省铅蓄电池加工、组装及回收企业名单,东莞总共有9家企业名列其中,包括本报之前报道的欧雷玛电源有限公司。
公示显示,在这9家企业中,除一家在正常生产,一家取缔关闭外,另外7家都处于停产状态。
与此同时,东莞市环保局近日也公示,这7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是停产状态。对于其何时可以复产或者能不能复产未作说明。
记者探访:工人称白天不敢开工晚上加班
然而据知情人举报,记者探访发现,这7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并不像公示说的那样都在停产整治。
昨天上午,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记者找到大朗镇象山工业区内的“东莞耐尔电池科技公司”。该公司位于祥荣路35号,厂门口没挂招牌,只有“耐尔”两字。
得知记者身份,厂保安进去汇报,随后一名厂负责人出来告诉记者:“我们厂一直停产。”
之后,在厂办公室,李先生说“生意不好做,准备转产了,你们要是晚来几天,我们都搬走了。”
不过,工厂的工人、工厂旁边士多老板及工厂的保安都告诉记者:“厂里一直在生产,只是白天不敢开工,晚上加班加点。”
记者随后来到名单上公示的、位于塘厦镇的另一家超大型电源生产企业“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同样没有停产。
知情者说: “偷偷开工是自然的” 采访中,一名电源厂负责人开口即说:“东莞这7家铅蓄电池企业其实哪一家现在没有在生产?”他说:“如果一直停工,谁能受得了?这么多工人怎么办?这么多订单怎么办?订单完不成要赔钱交违约金啊!” “偷偷开工是自然的。”这名负责人还透露,实际上目前东莞至少有20多家无牌无证偷偷摸摸生产的铅蓄电池企业,环保部门没法监管到,他们才是铅污染的罪魁祸首。 省环保厅公布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名单 东莞80企业“上榜” 省环保厅昨天公布了《2011年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名单》,其中东莞市有80家企业上榜。 据介绍,此次被纳入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企业,全省共682家企业中,东莞被纳入管理的共80家企业,其中废水类企业32家、废气类企业19家、污水处理厂30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8家。 据环保部门介绍,造纸企业仍然是监管重点单位。上一次公布信用评价结果,15家造纸厂6黄1红。名单显示,玖龙纸业等8家造纸大户为“水气兼项”,即该企业的废水、废气均纳入到此次环保信用管理中。 根据环保信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亮黄、红牌企业,环保局将会依法征收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没有完成治理任务,将依法报请政府责令其停业或关闭。而对于绿牌企业,环保部门则将给予奖励。 据悉,去年被纳入信用管理的东莞企业仅有56家,今年激增了近30家,原因主要是东莞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在增加。去年东莞污水处理厂被纳入榜单的近18家,今年增了12家。近年来,东莞市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使用,都纳入了信用管理中。 |
知情者说:
“偷偷开工是自然的”
采访中,一名电源厂负责人开口即说:“东莞这7家铅蓄电池企业其实哪一家现在没有在生产?”他说:“如果一直停工,谁能受得了?这么多工人怎么办?这么多订单怎么办?订单完不成要赔钱交违约金啊!”
“偷偷开工是自然的。”这名负责人还透露,实际上目前东莞至少有20多家无牌无证偷偷摸摸生产的铅蓄电池企业,环保部门没法监管到,他们才是铅污染的罪魁祸首。
省环保厅公布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名单
东莞80企业“上榜”
省环保厅昨天公布了《2011年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名单》,其中东莞市有80家企业上榜。
据介绍,此次被纳入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企业,全省共682家企业中,东莞被纳入管理的共80家企业,其中废水类企业32家、废气类企业19家、污水处理厂30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8家。
据环保部门介绍,造纸企业仍然是监管重点单位。上一次公布信用评价结果,15家造纸厂6黄1红。名单显示,玖龙纸业等8家造纸大户为“水气兼项”,即该企业的废水、废气均纳入到此次环保信用管理中。
根据环保信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亮黄、红牌企业,环保局将会依法征收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没有完成治理任务,将依法报请政府责令其停业或关闭。而对于绿牌企业,环保部门则将给予奖励。
据悉,去年被纳入信用管理的东莞企业仅有56家,今年激增了近30家,原因主要是东莞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在增加。去年东莞污水处理厂被纳入榜单的近18家,今年增了12家。近年来,东莞市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使用,都纳入了信用管理中。